這個統計數據震驚中共領導層 北京不再提「東升西降」
 
2023年11月1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拜習會即將在美國舊金山登場。美媒注意到,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夢想遙遙無期,北京不再誇口曾經廣泛宣傳的口號「東升西降」。

中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

華爾街日報11月14日報導,隨著拜習會即將在舊金山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關於「東升西降」的說法似乎顯得有些自大了。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多重挑戰,房地產泡沫破裂,地方政府債務堆積如山、難以控制,市場、企業、投資者、消費者信心下滑,近來,通貨緊縮的陰霾更是揮之不去。相比之下,美國則取得了近兩年來最強勁的季度經濟表現,並緩解了通脹。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21年是美國的75%,今年第三季度已下降至64%,與2017年的水平相差無幾。

曾幾何時,「東升西降」這個口號被中共媒體廣泛宣揚,幾乎人人皆知,其隱藏的意思是希望中國(中共)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然而,中國經濟長期積累的弊端正在浮出水面,習近平實施的政策又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管Logan Wright表示,中共將永遠無法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美國最近提振了GDP。隨著時間的推移,GDP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資助技術進步、展示軍力和吸引他國成為合作夥伴的能力的重要標準。不過,美國還不能自滿,因為,美國的消費近期很可能會放緩,而中國(中共)的總體經濟雖然增長乏力,但其擁有經濟產值佔比四分之一的製造業,在經濟和軍事方面仍然對西方構成威脅。

由於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速度趨緩以及追趕較富裕國家的機會減少,中國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而且,放慢的幅度超出了預期。世界銀行(World Bank)現在預計,中國未來兩年的年均增長率為4.5%,比十年前的預測低了約一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9%。

過去十年,中國的發展模式走向了過度。在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針對基礎設施、房地產等推出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通過向銀行和中國民眾借款,使用新的融資工具來規避中央政府施加的借貸限制,為投資提供資金。2010年至2021年間,中國住宅建築面積幾乎增加了一倍,人均面積超過400平方英尺,據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和楊元辰稱,這與英國和法國的水平不相上下,是日本的兩倍。

結果是,中國有數以百萬計的住宅空置。全球最高的100座橋樑中,有23座都位於貴州這個相對貧困的省份。據Rogoff和楊元辰統計,中國高鐵軌道長度的增加速度是乘客數量增速的兩倍多。

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為給此類投資提供資金而向國內民眾和銀行發行了債券,這些債務中的大部分面臨違約危險。據IMF估計,30%的地方政府債務無法償還。土地出讓金和營業稅收入的大幅減少已使地方政府面臨巨額赤字。Wright參與撰寫的榮鼎集團8月份的一份報告認為,在為產業政策、國防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海外基礎設施貸款提供資金方面,中國的財政空間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小得多。

最近,中共宣佈將借入相當於GDP 0.8%的資金(一萬億人民幣)來支持地方政府的財政;這僅能滿足地方政府需求的一小部分。這表明,中國可能會陷入持續多年的金融泥潭,與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情形相似。

中共政策導致惡果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中國產業政策的專家Barry Naughton說,與此同時,習近平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選擇致使人們信心惡化,並阻礙中國經濟及其復甦。

例如,從2020年開始,中共對電商、在線教育和遊戲領域的民營企業實施了監管整頓行動,表面上是為了打擊侵犯私隱和反競爭行為,但主要是為了鞏固對民營部門的控制。

Naughton說,除了摧毀大約1兆美元的財富,習近平似乎在暗示「我不喜歡民營企業,我也不在乎破壞價值」。

習近平的所謂自給自足政策戰狼外交進一步削弱了中國經濟前景,這些舉措促使美國和西歐通過限制與中國在戰略領域的貿易和投資來「去風險」。

經濟學家Shekhar Aiyar牽頭的一項IMF研究發現,與2015年相比,2022年中國在戰略領域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減少了60%,同期美國所獲外國直接投資增加43%。

在寬鬆信貸枯竭和地方財政惡化的情況下,北京正面臨風險。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和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Ngor Luong表示,由於地方債務負擔、監管收緊和其他經濟不利因素,政府引導基金籌集的資金低於計劃。去年的籌資額較2021年下降35%。

中共轉變態度?

《日經新聞》11月13日報導,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項目訪問研究學者趙通說,今年夏天公佈的統計數據令中共領導層感到震驚。

數據顯示,中國的生育率從2021年的1.15降至2022年的1.09,是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生育率最低的。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明顯停滯不前。

他說,「中國(中共)領導層在過去幾個月中才意識到,中國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國內外挑戰。現在不是中國動搖和破壞兩國關係的時候。這一點在領導層中已變得更加清晰。」

其他國家的外交官也感覺到了中共態度的轉變。

一位亞太經合組織國家的外交官告訴《日經亞洲》,中共政府開始軟化其對美國及其盟友立場的第一個跡象,是在9月於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幾天前,在雅加達舉行的東盟會議上,日本和中共就北京禁止日本進口所有海產品一事了互相抨擊,而在新德里批評時,北京突然保持了沉默。

這位外交官說,這一轉變恰逢中國經濟跌入本輪週期的谷底。

長達三年的中共病毒(新冠)疫情嚴厲封鎖造成了巨大損失。中國10月份的出口下降了6.4%,連續第六個月下降。當月豬肉價格下跌了30%。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兩年的調整後,新開發項目和新房銷售仍在下降。

美中關係的穩定,對仍然嚴重依賴對外貿易的中國經濟來說將是一個迫切期待的好消息。

不過,紐約時報11月14日報導,習近平準備在加州與拜登總統會面,試圖穩定與華盛頓的關係,這似乎是受中國經濟困境的壓力,以及希望減少中共在外交上遭受孤立願望的影響。但問題是,美中雙方的相互懷疑根深蒂固,對立情緒的任何緩和可能都很脆弱。

紐時報導稱,習近平強調,他對美國帶來的挑戰的判斷沒有改變,他曾在今年3月罕見地公開表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轉自希望之聲)

 
 
分享:
 
人氣:64,39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