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法新社29日援引中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學者的言論分析說,中國願意投戈爾一票,希望戈爾能夠擊敗小布什,以防小布什接掌白宮後在臺灣問題和美國部署本土反導系統(NMD)計劃方面強化美國的立場,對北京今後處理臺海危機不利。

法新社指出,中國國防大學學者蔣凌飛(譯名)和傅濤(譯名)10月中旬就已在官方刊物發表文章,批評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小布什「把中國當作美國的主要對手」。這是北京首次打破中立姿態,介入美國總統大選。

上述兩名中國學者在文章裏警告說,如果小布什當選,他會通過靠攏日本、軍事支持臺灣以及啓動美國NMD反導系統來「扼制中國」。

法新社指出,既然北京把臺灣問題作爲中美關係的核心,並且揚言必要時將對臺使用武力,因此北京必然擔心美國將反導系統擴大成臺灣的保護傘。在北京看來,小布什顯然有這樣的傾向,雖說西方國家大選期間的外交政策談話多少帶點策略性,將來也會有修正或軟化的時候,雖說北京向來有同西方「右派」執政黨關係好處的傳統,但中國對小布什這匹「黑馬」仍不敢掉以輕心。

以小布什競選綱領中欲揚棄與中國的「戰略伙伴關係」,改爲將中國視爲「競爭對手」的外交政策來看,北京確實擔心小布什上臺會使中美關係處於「險境」,不僅可能導致「新的冷戰」,說不定還可能導致與臺灣「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中國官方媒體發表的國防大學蔣傅兩位學者的論點多少反映了北京的這一戰略分析。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譯名)也認爲,中國政府寧要民主黨候選人戈爾,而不要共和黨人小布什,因爲戈爾畢竟在臺灣問題和部署美國NMD反導系統問題上比較溫和,這對北京今後處理臺海危機比較容易一些。這對北京至今不肯放棄的武力犯臺立場(無論政策還是面子上)都有較大的餘地。賈還指出,北京傳統上既不喜歡極端派,也不喜歡標新立異的新政派,除非極端派和新政派表現出信守競選諾言的新國策精神。這爲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最後分析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可以推論北京寧可投戈爾一票,因爲中國當局通常總是支持任滿的執政黨再次連任,以保證美國對華政策更有延續性。

不過按目前美國兩黨候選人在外交事務方面顯示的差異,即使小布什勝出,對北京的震湯效應也不會像1992年美國民主黨人(克林頓)時隔14年之後捲土重來時那麼激烈。

香港政治經濟風險諮詢所(PERC)國際戰略問題專家布勞福特(Bob Broagfoot)指出,中國人很了解小布什,不僅是因爲他的父親,也因爲中國人與老布什的一些顧問來往密切,其中包括老布什執政時代的國防部長切尼(Dick Cheney)。另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前,老布什曾於70年代中期擔任美國駐北京辦事處主任,職權相當於大使。老布什至少一直在幕後努力維持與北京政權的良好關係,甚至到1989年天安門屠殺事件之後依然如此。

在三年後的美國大選中,北京並不喜歡克林頓取代布什入主白宮,因爲克林頓在1992年美國大選期間曾稱中國領導人爲「北京的暴君」。克林頓上臺之後五年,也就是直到1997年,才在華盛頓首次接待中國領導人江澤民,並於次年訪問北京。

然而不久中美雙邊關係又戲劇性地發生惡化,至1999年5月科索沃戰爭爆發期間,由於北約空軍炸燬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兩國交惡可謂達到極點。隨後又有人權問題之爭,臺海危機以及美國指北京竊取核機密等一系列事件,更加重了兩國的爭端。直到1999年底,隨這華盛頓向中國入世開放綠燈,中美關係的前景才又恢復晴朗。

正如香港政治經濟風險諮詢所專家布勞福特所說,中國人知道不管哪位候選人得勝,美國在重大問題方面對中國的政策都不會變。所以話又說回來,北京雖然傾向於投民主黨人戈爾一票,但也不會公開使共和黨人小布什難堪(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