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江澤民──禍國殃民的獨裁者
 
2000年10月4日發表
 
【人民報訊】自古以來的暴君,獨裁者,無不以專制,昏庸,猜忌,暴政,殘民爲其統治特徵,也無一不在農民運動的風起雲湧中,在藩鎮割據,外族入侵中轟然倒臺的。至於這些暴君,昏君的個人下場,自然是無一善終的。

說起江澤民的專制,已從鎮壓法輪功中表演得淋漓盡致。江某在全國人大對法輪功還沒有任何說法以前,一個人斷然宣佈法輪功爲邪教。緊接着,在專制獨裁下當慣了小媳婦的人大,只好充當橡皮圖章,作出緊急反應,定法輪功爲邪教,在憲法中匆匆補充了「邪教」定義,輿論也緊鑼密鼓,慌忙跟上。剎那間在全國範圍內對法輪功的造謠誣衊鋪天蓋地。在江某眼裏,憲法、人大、新聞媒體統統是鞏固自己統治的工具。江某明知在政治局表決中,對法輪功的鎮壓,有人反對,有人棄權;明知朱鎔基總理嚴肅批判了公安部放着大案要案不抓,以高級的特務手段對付法輪功;明知朱總理已妥善處理了「4.25」中南海事件,事情已經化解,他仍一意孤行,並在黨委會上當衆指責朱總理。無奈朱鎔基威望崇高,無論官聲、政績、操守、能力皆爲他江某望塵莫及,生怕弄巧成拙,不便輕舉妄動,轉而把目標對準了法輪功。

江澤民的專制,還表現在「4。25」中南海事件上的暴跳如雷。試問江某,萬餘名法輪功學員在中南海外面靜靜地和平請願,犯了什麼彌天大罪?自己的人民,自己的百姓向政府請願,便以爲大逆不道,犯上作亂,竟下令鎮壓數千萬百姓。這就是江澤民口口聲聲的「民選政府」,「人民公僕」的行爲!

任何民主國家都允許自己的人民有事可直接出入國會、參衆兩院投訴、喊怨、建議。而江澤民領導下的中國政府竟視人民如盜賊、如洪水猛獸。法輪功學員只是在圍牆外靜靜站着,便因此惹上了殺身之禍。一場全國範圍內生靈塗炭的大迫害就此開始!試問:這樣的政府不可怕嗎?這樣的專制暴君,人民除了盼你早日下臺,還能有什麼呢?

說起江澤民的猜忌,昏庸,已到了在全世界丟人現眼的地步。人人都知道發輪功是一個和平的修煉團體,學員都是用「真善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沒有半點政治野心,只求道德昇華,身體淨化,返本歸真。這樣的修煉人,哪個國家不希望越多越好?越多,越是國家社稷之大幸,民族人類之福音。江澤民出於愚蠢、偏狹、霉暗的心理,認定了「4.25」萬人集會是向它奪權的信號,將一羣和平的修煉人假想成自己的敵人,活生生地把大批善良優秀的人民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使百姓生靈塗炭,使國家元氣大傷。如此昏庸愚蠢的國策,翻開人類歷史,怕是空前絕後。

說江澤民昏庸倒行逆施還在於:面對如此腐敗的吏治,氾濫全國的黃、賭、毒束手無策,甚或睜隻眼閉隻眼,對善良人民的鎮壓卻是手段百出花樣無窮。

說江澤民昏庸倒行逆施還在於:原以爲對付法輪功,幾天便可大功告成,卻不料遇到了及其頑強的抵制。法輪功學員的和平上訪請願從未有一日停止。在殘酷的鎮壓下,這羣看似安祥、溫和的修煉者表現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慨。直面苦難,義無反顧,爲護法爲助師,直將生命等閒。「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如今的江澤民已是騎虎難下、焦頭濫額。已有不少明眼人說:「法輪功就是江澤民的滑鐵盧。」

至於江澤民的暴政、殘民大概只有文革可以望其項背了。江澤民經歷過歷次的運動,包括文革,應該知道這些政治運動有多麼地禍國殃民。但他出於對自己權力的擔心,竟置人民的死活於不顧。在鎮壓法輪功的命令下,全國公安及地方上的敗類魔性大發,殘酷迫害法輪功學員。江某把兇暴、殘忍、卑鄙象瘟疫一樣傳播全國。在這道德人心江河日下的今天,無風不起浪。更何況有江某的公然撐腰,人渣、敗類們一轟而起,對法輪功的迫害肆無忌憚,各種刑法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聞所未聞。他們的惡行罄竹難書。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暗室之過,神目如電」,更何況這光天化日之下的滔天罪行。我們相信會有清算的一天。且不談這些惡棍將來的層層銷燬,就在常人這一層,也難容它逍遙法外。

「苛政猛於虎」,這是千百年來在專制暴政下的中國人民的沉重的嘆息。經歷了文革餘劫的中國人民,滿懷期望注視着這屆政府,希望他們是開明的、與世界接軌的新政府,卻不料江澤民上臺後私慾、權欲惡性膨脹,一手遮天,導演了這場大鎮壓。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希望通過修煉,使生命有美好的歸宿。想不到這麼單純、善良的願望,居然也能招致這場曠日持久,慘無人道的鎮壓。

江澤民的倒行逆施,已是人神共憤。

在此,我們強烈要求江澤民停止鎮壓法輪功學員,公開認錯,嚴懲兇手以謝天下、以平民憤。

江澤民的所作所爲,已公然踐踏憲法,踐踏人權,凌架於國法之上,殘害斷送了五十多條生命,使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對於參與這場鎮壓的人們,請你們不要再助紂爲虐。中國有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棄惡從善才是唯一的出路。

法輪功學員 2000年9月30日(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2,05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