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时事 | 首页 › 文章: |
台湾政局形势诡谲 北京陷入一片慌乱
北大国际政治系教授李义虎说,台湾问题现在已上升为大陆两、三个热点之一。民众除了关心经济改革前景、西部大开发外,北大前门海淀南路走一遭,听进耳里的多是谈台湾问题。对这现象,李义虎说,去年台湾提「两国论」后,原想走上街头示威的学生被抑制了,但今年民进党陈水扁当选后,不管校园或民间,多数人认为,台湾问题再拖是不行了,「分裂的趋势已大于统一」,领导人再软弱事情就难办了。 李义虎说,这也是为何大陆学界人士不讳言支持戈尔(高尔)上台的原因,毕竟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及「对台三不」都是民主党柯林顿所提出,不管从情感或理性上说,戈尔上台对华政策至少有其延续性。 然而台湾问题的复杂化,更让高层决定必须紧缩对台部门发言的尺度。军方的言论或态度,一向是外界对中共高层是否展现强硬意志的观察指标。尽管去年以来,不管在大小会议上,多有军方人士指责高层在「一中」原则上让步多,但一位熟悉高层动态人士指出,在「两国论」提出后一周的七月十五日,军方开了一次会,会议上高阶将领宣布对台的几点意见,其中主轴却是「要冷静观察、沈着应对,绝不躁动,更不盲从」,安了不少长期观察台湾问题的学者的心。 事实上,军方在对台问题上已出现一种可寻的规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研究学者坦言,这个规律便是,越是高层的军方将领,在台湾问题上看得越透澈,跟党中央的路线越一致,所以「喊打」的多是基层;越是文职的军官越好战,像质疑中央观点的多是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的,反而总参、总政等作战单位一片平静。但也由于军方在未来两岸问题重要性的大增,致使高层指示暂缓已安排外调巴基斯坦武官的总参局长王在希,留在国内观察形势,成为第一位带职将军出任国台办副主任。 另外,几位台湾问题专家的动态,也不妨作为对台口紧缩言论的指标,一是过去每有精辟发言的和平与发展所研究员辛旗,近期言论已明显趋于低调;原中国现代国关所研究员阎学通,月前被调出国关所成为清华大学国际所副所长,无法接触在原所可接触到的高层一手资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认为,台湾问题不是一般学科,是千秋大业的事,需要严谨以对。对近年来两岸新闻界停留在粗浅层次报导相当不以为然的郭震远说,过去十年来,新闻界在两岸高低层次的对话与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但遗憾的是,记者一来不了解大陆,二来不了解两岸关系的时代意涵,加上多数从表面浅层看问题,结果不是扭曲了原意,就是断章取义。 当然,郭震远说,大陆官方学界也要负一定责任。例如,究竟所谓权威学者是否真正权威,他们的观点是否真能代表高层,或只是道听涂说,抑或学者的观点能否正确地解读给台湾媒体了解,都是问题。 以对台智囊单位而言,郭震远表示,有些单位属一级部门,除承担任务课题外,做台湾研究能有完整的资讯来源,但有些则否,甚至部份学者明明研究中东或欧亚问题,也被「炒」成台湾问题专家。他说,为什么高层要紧缩对台言论尺度,不无其中的道理。 面对诡谲形势的台湾变局,高层要求「闭嘴」的态度很明确。一位任职新闻界的对台工作者表示,不久前华东某电厂厂长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可以处理台湾的核废料」。不久后,厂长就遭到高层的点名批评。过去可以说的,现在「敏感时期」却不能说,原因很简单,这是中央定下的「政治禁忌」,对涉入台湾内部形势的问题一律封口。 尽管如此,明天在珠海揭幕的两岸关系研讨会却又是令一个很好的观察指标。 这是前海协会副会长唐树备卸职台办后的处女秀,所有敏感话题包括两岸政治对话、民进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乃至外交休兵,都要搬上台面,更重要的是,海协会长汪道涵,国台办主任、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陈云林、副主任王在希等人都安排与会。或许,中共在「一中」之外的许多议题会提出新表述,藉机展示善意。不过,诚如李义虎所言,在台湾情势未定前,北京说什么或做什么,不都是多余的吗? 转自木子网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