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時事 | 首頁 › 文章: |
中國官商勾結共同造假 每年侵吞國庫250億
中新社23日自北京引述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人士坦承,必須清醒看到,打假是一場「長期而艱鉅的鬥爭」,絕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而在打假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這些問題包括:一、暴力抗拒打假執法的事件時有發生,個別地方還相當嚴重。二、一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消極對待這項工作。三、一些公職人員利用其特殊身份或特殊條件「爲造假分子提供場地、交通的庇護,甚至直接參與造假。」 據悉,國務院是於今年10月26日在大陸全面展開打假聯合行動的。報導據「打假辦」的不完全統計,截至十一月十七日,全國各執法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二十四點五萬餘人次,搗毀製假售假地點數千個,查獲假冒僞劣商品貨值三億六千多萬元人民幣,立案查辦製假售假案件兩千多起,收審涉嫌違法犯罪份子一百五十多人。 查獲的假冒僞劣產品主要有:食品、酒類、飲料、調味品、化妝品、洗滌用品、摩托車、汽車配件、劣質鋼材、傳真機、低壓電器、一次性注射器、劣質油品、電視機、電子計算機、電池、服裝和鞋帽等二十多種商品。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調查統計,去年大陸有二百八十三家知名優良企業的六百五十多種商品被僞造,而目前查到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另據報道,假冒產品對企業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企業產品的市場被擠佔,企業千辛萬苦創立的品牌等無形資產被侵害,企業爲打假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比如,1915年即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的名牌產品杏花村汾酒,受山西朔州假酒案連累,銷售量曾一度下降了一半多,多年盈利的企業一下子出現了虧損。 據有關方面對146家被假冒產品侵害企業的調查,其中23家假冒產品的銷售額佔真品銷售額的50%以上,有11家超過了100%,最嚴重的一家,假冒產品銷售額是真品銷售額的568倍。 人民日報的報道說,假貨充斥國內市場,造成市場秩序混亂,破壞了投資環境,使國內外投資者望而卻步;假貨若混出海關,中國產品的聲譽將不保。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