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紀實:世界人權日發生在《強國論壇》上的一場「人權」交鋒
 
昴日星官
 
2000年12月15日發表
 
【人民報訊】1948年的12月10日,聯合國簽字通過了《人權普遍宣言》(又譯「世界人權宣言」),當時的我國還是中華民國,雖陷於中共發動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但在創建聯合國的早期還是起了舉足輕重的積極作用。後人把12月10日這一天定爲「世界人權日」,弘揚人權高於動物權的普遍意義。中共的喉舌也不放過這樣一個誤導人民、歪曲人權基本概念的日子,爲此,人民日報《強國論壇》邀請了代表中國官方立場的中國人民大學鄭杭生教授和北京大學田丹教授來到人民日報社上網,與網友討論「人權與主權」。由於是實時討論,爆出許多妙語,大長了人民追求自由人權的志氣,大滅了共產黨專制喉舌的威風。下面綜述的內容,還是強國論壇板主刪除之後的,可想而知,實況更火爆。

討論開始前,網友就預料得很準確:「嘉賓將指導我們學習一遍白皮書」。兩教授當然站在官方立場上反覆兜售中共的「人權」理論,一出手就是大段的說教,在網友看來簡直是「拷貝的電子版教科書」。針對鄭杭生教授大談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誠實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照你的說法可理解成,中國人權的『特殊性』就是專制壓迫的合法性!」

「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鄭教授稱「我們嘗試着給人權下過一個定義:所謂人權就是一定社會或一定國家中受到認可和保障的每個人實際擁有和應當擁有的權利的最一般形式,特別是基本權利。」不下定義不要緊,一下定義,農民子弟網友更糊塗了:「一定國家,有沒有中國在內?一定社會,那麼我們誰屬於這個一定社會呢?是您還是我?認可,誰認可?人權還要認可,我怎麼也想不通……實際擁有,假如我現在沒有擁有,或我沒有能力在社會中去擁有,那是否我就不該擁有?一般形式,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還有特殊形式嗎?您擁有特殊形式而不是一般形式嗎?基本權利,權利就權利,還要搞什麼基本,是不是也要特色一下?」這類的詰難,堂堂專家教授沒有回答,不知是不屑還是不敢,還是被板主刪了。

關於人權與主權的問題,田教授說「一個國家要有人權,則必須要有主權」。網友們紛紛反詰:「德國戰敗後很長時間被託管,這期間沒有人權?」「香港是殖民地一百多年沒有『主權』,是不是就沒有人權或者人權沒有得到保護?」對於香港的例子,美籍華人網友做了進一步的註解:「包括選舉、言論自由等權利一度被限制。彭定康的政改恢復了不少。結果臨立會在迴歸後又改了」。

田教授說「『人權高於主權』的實質是霸權」,並抨擊了北約對南聯盟動武。網友們舉出了制裁南非的反例後,田教授說南聯盟的民族問題「並沒有達到南非那樣嚴重的種族清洗、種族隔離那種程度」,於是又在南非「種族清洗」問題上被抓住了辮子。當然,中國人在科索沃問題上反對北約的恐怕還是佔據多數,但還是有人提出了一定的反思:「如果世界上沒有一個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試想一想,這個世界能有和平嗎?」這段話說得雖不嚴密,但的確發人深思。

嫦娥網友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主權不可干涉』是否符合政府還在口頭上信奉的馬克思主義?」可惜沒有人來回應,大概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人權與主權」問題的糾纏,使一些網友顯得不太耐煩。尋找燈火網友氣憤地說:「企圖用『主權獨立』來掩蓋對人權的剝奪,這不是最虛僞的嗎?」華山劍網友說:「談人權就談人權,爲什麼嘉賓老是要着重回答主權和人權的關係,你們的立場在政府還是百姓?!」大驚小怪網友說:「如果嘉賓是領導在人權上的幕僚的話,應看到現在政府的人權觀在國內同樣不被認同。」

在虛擬的言論空間裏,兩位嘉賓並非沒有支持者。例如,一個署名胡期銘的網友說:「中國的人權問題是嚴重的,去掩蓋事實是錯誤的,但是中國的人權改善也是顯著的,還是希望大家客觀些。」田丹教授給了此貼一大段回應,主要從生存權、中國政府簽署國際人權公約上着眼。很多網友憤怒了:「我已經看出嘉賓的思路了!他們老是在國家主權和生存權這兩極上攪和,儘量避開現實問題!」「蓄意迴避公民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選舉國家領導人的權利等人權的高級形態!可恥!」「呵呵,搞了半天中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生存權,咱不是吹噓中國已經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了嗎?」「因爲沒有解決貧困,所以不講人權?荒謬!因爲貧困,更要講人權!」「我過去兜裏有一塊錢,現在我有八塊錢,可是我看到我的周圍有人搞了一萬塊錢。」……天津包子網友在討論開始前開的玩笑拿到這裏來再合適不過:「應該承認,中國目前的人權比之於夏桀商紂、秦皇雍正時期,確實有了不小的改善」。

關於中國應如何更好的保障人權,鄭教授說:「尤其要注意具體制度的建設,過去我們往往強調根本制度的優越性,而忽視具體制度的建設,這樣人權保障就落不到實處。」「根本制度的優越性」遭到了衆網友的冷嘲熱諷,中國保障人權的真正途徑也就不言自明了。

嘉賓們終於開始討論中國人權狀況的一些具體問題了。針對網友的提問:「各級貪官利用權勢,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全方位壟斷,是否對中國人權的踐踏?」田教授說中國政府正在「從源頭來解決腐敗問題」。說你行你就行網友諷刺地說:「腐敗的源頭你肯定知道,但是,教授,你在這裏敢說嗎?」金陵人家網友質問:「了解民意嗎?70%以上的國人認爲今天的反腐根本無效!」蘭髓網友進一步提出:「從源頭來解決腐敗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司法獨立!新聞自由!舍此別無他途!」

有網友問:「有的中國民主黨的人被關進監獄,這是不是侵犯人權?」田丹只得照搬官方對中國民主黨的定性來回答,說中國民主黨「從根本上違反中國憲法,違反中國廣大人民利益和意志」,並指摘民主黨人「接受外國人的金錢,從事違反憲法,顛覆合法政府的活動,這不是嚴重違法嗎?依法取締,依法懲治是完全應該的」。還援引美國禁止海外政治獻金的法律,竭盡混淆視聽之能事。一劍穿喉網友反問:「不知是誰先違背憲法?」安傑羅網友質疑道:「如果他們是違背大多數老百姓利益的,那爲什麼不讓老百姓自己判斷?」綠如藍網友詼諧地說:「田丹的公式:人權=四項基本原則」。還有很多網友的思考相當深入:「憲法的本意是用來規範和限制國家的權力、保障人民權利的,普通民衆也會觸犯憲法麼?」「公民有沒有批評憲法的言論自由?」「呼籲修憲是公民的正當權利,田先生竟把它說成『違反中國憲法』,令人驚訝!」「如果憲法違反人權,哪一個應被放在第一位?」

田教授又開始對中國的人權狀況進行辯護:「我們中國人民是享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在新聞方面,沒有檢查制度,各種言論都可以公開的自由發表,而且人民有批評政府的自由……」這下子個犯了衆怒,十幾條駁貼、諷貼雲集,政府派來的那幾個網友這回也不好意思吭聲了。

有人質問:「我國可以不接受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念?」田教授自以爲巧妙地回答道:「人類現在不是單一的……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念」,並順便指責中國民主黨人「實質就要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同樣迎來清一色的駁斥:「那你憑什麼斷定所有中國的人類也必須接受某一個欽定的價值觀念?」「李瑞環同志昨天還說我們承認普遍的人權觀念!」……暈倒網友感慨地說:「中國人文化素質不比非洲人差,人口密度又沒有日本大,爲什麼有人說我們不適宜享受人權(或民主)呢?」

討論快要結束了,話題又回到「人權與主權」問題上。文正戈網友問道:「當官的喜愛主權,而百姓更愛人權,主權是領導說了算的,這二者的異同何在?」這個問題兩教授都給予了回答。田教授強調了主權對人權的保障,聲稱「主權是最大的集體人權」,又援引日本侵華、美軍士兵強姦北大女生的例子來重申「沒有主權就談不上人權」。左宗棠網友反問:「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主權是哪門子的集體人權?」尋找燈火網友的評價很精闢:「又刺激民族仇恨了,這是『主權高於人權』者的一貫伎倆。」王二麻網友總結道:「民族主義成了嘉賓最後的擋箭牌!」嫦娥網友的諷刺甚妙:「中國人權研究會應改名爲中國主人之權研究會」。

對於文正戈網友的提問,鄭教授論證得較爲詳細,強調了主權保護人權,又進一步斷言「人權問題本質上是屬於一個主權範圍管轄的問題」,接着又談到「沒有人權的主權是缺乏合法性的」。一個多小時了,大教授嘴裏總算吐出了一句象樣的話。不過這並不能掩蓋其觀點整體的薄弱。尋找燈火網友失望地說:「這段話與高中政治課本同出一輒,沒有任何深刻的東西。」嫦娥網友質問:「在沒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五、六、七十年代死了多少人?那個時候有沒有主權?」左宗棠網友說:「人權當然高於一切,主權不也是爲了保證人權嗎?」五四孤兒網友說:「主權既然要保障人權,可是要保障哪些人權,怎樣保障,人民卻無權討論,這種保障能說得上真是『爲人民』嗎?」

田丹教授告別衆網友時說道:「一些網友所提出的問題對我很有啓發……因爲今天時間的關係,也由於我水平不高,所以所談得不能使大家得到多少收穫」。歐哥網友不客氣地說:「啓發?還是喚醒了你塵封已久的良知?」五四孤兒網友則中肯地說:「水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誠實和良心」。

兩位教授內心深處真的是象他們說的一樣看待人權問題的嗎?網友們有的懇切地說:「嘉賓先生,放下架子大家和平聊聊說點真心話不好嗎?」有的直接叫陣:「請嘉賓不要爲當局背書,可否把你的有關人權的真正的學術觀點亮出來。」「您從自己的角度講,認爲自己是否享有充分的人權?」嘉賓沒有回答。善解人意的網友一貼道破天機:「你想害嘉賓?」至於火藥味更濃的問題:「您搞人權研究的目的是爲政府辯護還是爲了改進中國人的人權?」我們還是善意地期待吧,希望將來兩教授在中國人民和他們自己真正享受免於恐懼的言論自由的時候,能夠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嘉賓不能回答的問題,大部分網友都是心中有數的。如:「爲何我們在國際上一提人權就大談生存權,而回避人的政治權利?」蘭髓網友一句話的回答勝過連篇累牘的說教:「生存權是人權的基礎,但絕不

 
分享:
 
人氣:16,91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