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時事 | 首頁 › 文章: |
人民可以賣,國家都可以賣,那塊石頭爲什麼不可以賣
許多人公開指責這種出賣先烈、忘本的敗家行徑。而博覽會有關人員則私下說,某高官已作承諾:人民可以賣,國家都可以賣,那塊石頭爲什麼不可以賣?! ---------------------------------------------------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 彥涵夫人
1949年9月30日,周總理在紀念碑奠基典禮時致詞:「爲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爲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據說,紀念碑要設計成什麼樣,周總理廣泛聽取專家和羣衆的意見後,親自審批了碑的設計方案,決定建築造型以高而集中爲主。周總理還考慮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建成後,人們將從東、西長安街進入廣場,因此以朝北方向爲紀念碑正面。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著名建築設計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仿北海公園明代「瓊島春陰」石碑設計的。在碑體正面雕刻着毛主席書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字。周總理書寫奠基石和碑文。這些都是京城刻印高手們完成的。在紀念碑下面四周裝置革命歷史題材內容的浮雕,是史學家、美術家提出的建議,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同意,並由史學家草擬中國歷史上從古至今的十大革命運動事蹟作爲浮雕表現的題材內容。最後經毛主席、周總理審查限定在中國近百年八大革命運動的史實。爲了圓滿完成這一光榮任務,調集一批雕塑家和畫家聯手合作。人民英雄紀念碑籌建初始,以史學家、作家、前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爲紀念碑名譽組長,雕塑家劉開渠爲副組長領導雕刻工作,畫家吳作人爲名譽副組長。畫家彥涵爲副組長,負責浮雕設計繪畫工作。 紀念碑全部工程是前北京市市長彭真領導。具體行政事務由前市府祕書長薛子正和總務科長兼黨支部書記賈國卿負責。 紀念碑浮雕工作組由雕塑家、畫家、石工藝人組成。分八個組:第一組《虎門銷煙》繪畫設計者艾中信、負責雕塑者曾祖韶。第二組《太平天國》繪畫設計者李宗津、負責雕塑者王丙召。第三組《武昌起義》繪畫設計者董希文、負責雕塑者傅天仇。第四組《五四運動》繪畫設計者馮法祀、負責雕塑者滑田友。第五組《五卅運動》繪畫設計者吳作人、負責雕塑者王臨乙。第六組《八一南昌起義》繪畫設計者王式廓、負責雕塑者肖傳玖。第七組《抗日戰爭》繪畫設計者辛芒、負責雕塑者張松鶴。第八組《勝利渡江》繪畫設計者彥涵、負責雕塑者劉開渠。 這八組雕塑、畫稿的助手和參加者有:李禎祥、鄒佩珠、王鴻文、夏肖敏、王琦、張文新、劉士敏、王卓予、陳叔光等。 石雕組:石刻藝人劉潤芳(正組長),並負責《勝利渡江》雕刻工作,王耳生(副組長)等,計有11人之多(略)(其他分工不詳),他們都是從河北省曲陽招來的。 我這裏僅就彥涵的工作言之,他一方面要負責組織研討題材內容和繪畫設計;另一方面負責《勝利渡江》浮雕構圖設計。彥涵爲此收集有關資料,訪問參加渡江戰鬥的戰士,同時以其自身部隊戰鬥生活的體驗,進行畫稿設計,抓住它的題材特殊性和浮雕藝術性,在構圖上突出百萬雄師不可阻擋的氣勢和人物動態變化,畫面佈局均衡,層次鮮明,既有繪畫性又有裝飾性,適應浮雕的製作。其他七面設計圖均屬類似情況。 自1953年開始,八面浮雕畫稿經過三次設計。三次送審畫稿均由彭真市長經手,最後經毛主席批准發回。由彥涵分發各組並將定稿曬成藍圖,交付雕塑領導人劉開渠。根據設計圖放大,進行泥塑翻成石膏。設計畫稿的任務即告完成,他們隨即返回原單位。 八面設計圖,有的原來幅面較長,後因浮雕尺寸改小,有的設計畫面相應縮短,畫中人物亦有減少,仍是按照設計圖原稿的大樣進行二次創作,如《勝利渡江》就是一例。最後八面浮雕在劉開渠的領導和助手、石刻藝人的共同協助下,經過長期艱辛勞動,打成石雕,最後終於勝利完成。由此可見這是一項從上到下規模龐大的集體創作。 碑體裝飾紋樣,爲邱陵、張開先、周西珍、羅天勉、黃少軍等設計。其石雕藝人,來自武強縣、蘇州等地,有劉印堂、劉志惠、劉典木等近十人(略)。 當時在天安門廣場搭起大棚作爲工作場地,設計者和石雕藝人在這裏進行研討、繪畫設計、泥塑翻模、鑄成石膏,最後在漢白玉石料上完成浮雕工作。 人民英雄紀念碑於1952年動工興建,於1958年舉行落成典禮。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歷史的印記。天安門廣場,是我國政治活動的中心,矗立在天安門廣場宏偉的英雄紀念碑,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成爲子孫後代對先烈永誌不忘的標記。它的建成使天安門廣場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人民英雄紀念碑八面浮雕,我因了解和掌握材料有限,未免有所遺漏與不周之處,尚希知情者予以補充,使其珍貴資料得以完善,讓人們記住他們實屬必要。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