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中國女嬰禍起蕭牆
都廿一世紀了,快要「入世」,又要辦奧運,看廣東珠江三角洲,沿海各大城市,上海北京一片繁華昌盛,在經濟起飛的表象下,愚昧貧困的父母們,爲了幾千人民幣,爲了不至在一子政策下的超生被罰款,爲了所謂「龍子」的榮耀,懷了女嬰,不是墮胎,就是生下來賣掉。 有人買就有人賣,有人因孩子的性別不合心意賣掉兒女,有人爲了養兒防老用錢買後代;最恐怖的,有人爲了進補而將嬰兒吃掉。 有人賣嬰,有人吃嬰,中國人富起來了,還是要遭天譴?! 山西的「高粱之鄉」忻州(「忻」音「欣」),位處黃土高原上,土地貧瘠,農民能夠賣錢的,除了自家生產的小麥、玉米和高粱,還有臍帶剛斷的新生嬰兒。 兩年前,內地公安在山東搗破一個販賣嬰兒的集團,赫然發現忻州地區,是廉價嬰兒的「產地」。當地幾十條農村裏,都有人買賣新生嬰兒,甚至有人靠做販嬰中間人爲生,販嬰的普及程度,可謂成行成市。 記者和攝影師佯裝成想領小孩的廣州夫婦,暗訪傳聞中販嬰情況猖獗的忻州。 進入南義井村,記者隨便向村裏一對老夫婦打聽門路,「嗯!賣人的那個老頭,就在前面!」他們的反應毫不避忌,反而熱心的向記者指點迷津。 出租車司機開車,一路上問途人「賣人的在哪?」每問一次,都教記者膽顫心驚,畢竟是犯法的事,村民的反應卻出奇的平淡。賣人可以如此明目張膽,街知巷聞,實在匪夷所思。 ■ 買仔要付中間人 記者找到村民口中所說那個「賣人的老頭」,姓常,七十三歲。 他一見記者,便表現得好有戒心,問了一連串問題,以肯定記者的買家身分。 常老伯平日的工作,是四出打聽有誰要賣孩子,他說不少超生的大肚婆爲免被罰,一懷胎便躲在家裏,足不出戶,唯有他有方法與她們聯繫。 常老伯自言入行六年,一年平均起碼賣出五個娃娃,早年甚至會親自「帶貨」到河北省,近兩、三年政府嚴厲實行計劃生育,已生育的女人都要做絕育手術,所以「貨源」短絀,生意難做。 「你們早三天來就好了,剛有個男孩,被人拿走了。」老頭一副經紀口的說。 常老伯手頭上沒有貨,於是介紹記者去找鄰近董村的小花。這個小花,是常老伯的「行家」。 等了半天,小花聯絡記者,表示找到一個三天大的男嬰,催促記者去她家中「睇貨」。 小花是個四十五歲的女人,一頭燙過的短髮、身穿紫色線衫和貼身牛仔褲,腳踏高跟鞋,舉止很粗豪,不像一般農婦。 「你們找我就對啦!」小花向記者炫耀她神通廣大,又說「客戶」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曾經幫販人集團的人找過孩子。 記者說想快點去看男孩,小花卻推搪說男孩只有五斤重,太孱弱,不如先看另一個女嬰。記者問她女嬰價錢,她又說女孩的父母還未決定,容後再說。 根據一些中間人說,目前忻州的行情是,男嬰賣人民幣八千至一萬元,女嬰賣二千至三千元。 由於大陸實行「一子政策」,農村家庭頭一名是女的,則可多生一胎,農民「重男輕女」,通常要男不要女,所以「市場」上賣的絕大部分是女嬰,只有少數「恨錢」的父母會把男嬰沽出。賣的人一般說「送」,買的人則一般說是「收養」,賣家直接給孩子父母的「貨價」,他們叫「領養費」。 小花提醒記者,「要是你們看中的話,給我一個紅封包就行,三百也好,五百也好。」「紅封包」,就是中間人的佣金。 她家裏用的是全套的聚脂傢俱,還有一臺Panasonic的影碟機,顯然經濟條件不錯。 床上有一疊小孩用的棉被,其中一張有比卡超圖案,估計是她的□食工具。 等了一句鍾,一個男人抱女嬰,在兩位中年婦人陪同下,來到小花家旁邊的小屋,小花挑了一張被,便往小屋檢查女嬰。記者要求跟嬰兒的父母見面和傾談,以了解嬰兒的健康情況,小花卻一口拒絕,原因是女嬰的家人都以爲是她(小花)自己要收養,要是他們知道是外地人要領小孩,一定會退縮。 十五分鐘後,女嬰的親人離開,小花和丈夫把女嬰抱到家中,記者掀開小被,眼前是個胖胖的女嬰,皮膚通紅,眯眼睛,看來不足十天大,殘留的一段臍帶還未脫落。 她讓記者端詳了女嬰一會,便用被把她密封的包好,放在床上的一角,自己則吞雲吐霧的在抽菸,吩咐丈夫出外買橘子粉,沖水喂女嬰;又說要是記者擔心嬰兒不健全,可以帶女嬰到村裏的診所檢查,然後才帶走。 最後記者以不想要女孩爲藉口告辭。 ■ 一百元辦出生紙 內地「收養法」,容許無兒女的人收養一名孩子,但收養不如親生,很多人寧願買個孩子,然後在出世證明上做點功夫,把別人的孩子變成自家的骨肉。所以,在「市場」上買賣的都是新生嬰兒,會行會走的孩子都不值錢。 記者得悉,在忻州秦城村就有一家診所,爲買嬰的夫婦辦理由當地醫院簽發和蓋章的出生證明,收費一百元人民幣,「父母」憑準生證和孩子出生證,才可以到公安部門,把孩子加上戶口簿,孩子上戶之後,才可讀書。 ■ 三千元吃嬰 大陸廣東,最近流傳着一個駭人聽聞的進補潮流──嬰兒湯。數月胎兒,加黨蔘、當歸、枸杞子等補藥,再輔以雞肉排骨煲爲羹湯,據說極是補氣壯陽。自詡爲「嬰兒湯」常客的臺商王某,緊摟着妙齡二奶洋洋自得地說:「以我六十二歲的年紀,每晚都可來一回,還不是靠這個!」在暗訪佛山、台山的餐館並親到廚房「開眼界」之後,記者這才確認「嬰兒湯」實非傳聞──「『排骨』不好搞,現貨沒有這東西不能冷凍,新鮮的好。」 黎大廚說:某外地打工女,已懷孕八個多月,前兩胎都是女兒,如果又是女兒,鹽水催生下來,到時候就可以吃了。 高師傅指躺在砧板上的死嬰,說:才五個多月大,有點小。言語中似有歉意。 資料來源(大紀元)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