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
莫扎特9岁写交响乐的奥秘(图)
“这没有什么,其实很简单,你也会作曲吗?” “不会,我会写诗。” 这是在一次音乐会圆满结束之后,一位少年和刚刚从台上谢幕下来的小演奏家之间的对话,对话的两位少年分别是8岁的莫扎特与12岁的歌德!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演奏上无师自通,他3岁时就开始弹钢琴,4岁时已能准确无误地弹奏短小乐曲,5岁能谱写小品,6岁作曲、9岁写交响乐、12岁写歌剧。他6岁时进行第一次旅行演出,7岁时开始第二次为时3年半的巡回演出。 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5岁开始学琴,7岁即与旧金山交响管弦乐团合作。首次登台,评论家都对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对伟大作品神奇的诠释均感惊讶。 《纽约时报》一篇名为《为何童年久久不去?》[1] 的文章报导:Dr. Bock 发现,学习是幼年的一件大事,但它并不是一项慢慢积累的工程,而是突发性的。 即便是最勤学好练的成年人学第二外语时也无法达到小孩子那种没有口音和流利的程度。28岁以上的成人练习弹钢琴,就算是弹到十指流血,也无法在一流的表演大厅表演[1]。 当然,更不可能达到莫扎特或梅纽因几岁时的水平。 显然,智慧、能力的积累并不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咏鹅》,把鹅游水嬉戏的神态描述得极为生动活泼,童叟皆诵: 鹅鹅鹅, 人类这种才能与先天的来源有关,类似于人的灵感,它不受年龄的限制。父母们都有体会: 孩子们的童年时期被不可思议地延长了。孩子得依赖父母要吃、要住、要保护直到18岁。我们怎么能让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处于弱小、容易受伤害、且依赖于他人的状态?
可见,人类是非常特殊的生命。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可能要追溯到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本质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Why Childhood Lasts, and Lasts and Lasts,http://www.nytimes.com/2002/08/11/magazine/11COINCIDENCE.html
| |
| |
| |
相关文章: |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