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江泽民的「多语言癖」尽显全国人大会议
 
2002年3月1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江泽民在此次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同江苏代表团座谈时,一度使用了上海话、扬州话和英语等在大陆并不通用的语言,让人叹为观止,但官方通讯社中新社却肉麻地报导说:「让人感到亲切」云云。

 读过这篇新闻的人不禁要质疑:「在没有几个懂英文的江苏代表团里,听到江泽民的英文,会有几个人感到亲切?」

 江泽民作为一个堂堂国家主席,在对国内百姓讲话时,非得用英文,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借此卖弄学问,二是他无法用中文表达自己,只好用英文来表达,但英文表达的效果,是让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也感到不受尊重。

 其实江泽民的英文也只能在不懂英文的部分国内老百姓百前「秀」一下,就像向一群不练太极拳的人展示他们的「白鹤亮翅」功夫一样。九○年代北京就广泛流传一个笑话。初掌大权的江泽民为控制舆论,亲自到新华社视察工作,当他见到一名外国专家时,我们套用一句中新社的话说,是真的「感到亲切」,于是主动用英文向他打招呼,问他来自哪个国家。那位专家回说「New Zealand」,江没听懂,追问一句,对方再回答一遍,江还是不知所云。对方只好用中文回说「新西兰」(纽西兰)江才恍然大悟。事后这位专家一直后悔没有直接用中文回答他。

 中国大陆推广普通话多年,甚至连广东人、香港人都被强制排除万难,要学普通话。但江泽民作为国家领导人却经常不分场合,见什么人都讲上海话、扬州话甚至还来几句湖北话,这除了说明他有语言天赋外,对推广普通话实在没有什么好处,更会让大多数感到「不亲切」。况且,方言代表的是故步自封,是自守。曾提出「三个代表」理论的江泽民是否要提「四个代表」理论,加入代表方言这一项?

 
分享:
 
人气:12,16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