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BBC:透視中國──唐裝流行一陣風 (多圖)
 
江迅
 
2002年4月2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四月的北京,走過千百千、美人街、麗人街等數萬米級的服裝大市場,最爲奪目的無疑是那些質次價廉的唐裝。商家們一再「大出血」(降價),依然沒有人問津。唐裝的積壓和滯銷,引出一個關於「流行」的話題。

去冬今春,特別是兩個月前的春節,無處不在的唐裝,渲染着濃郁的節日氣氛,令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味道十足。

唐裝盛行 商家忙

時尚的唐裝熱,不僅讓成衣銷售店賺了個鉢滿盆盈,江浙一帶許多已停產或半停產的絲綢廠也受益匪淺,開足馬力生產織錦緞面料,上游企業制絲廠也忙個不停。久受冷落的中式服裝的滿福來、博人兩家櫃檯,光做衣服的手工費一天就收入一兩萬元人民幣,唐裝的盛行,更是激發了蠶農來年養蠶的積極性。

有統計說,僅北京就有三百萬人穿上唐裝,按每件二百元人民幣保守計算,那就是六個億的大市場。


上圖:一段日子來,中國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紅全球


一段日子來,中國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紅全球,唐裝彷彿一夜間走在潮流尖端,成爲時尚中人的MUST HAVE ITEM。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三十多款旗袍,尤其是上海APEC會議上,各國元首身上精緻貴氣的唐裝,令世人再次領略中國傳統服飾的美感,使中國旋風越吹越烈,東方風情成了國際「大流感」。

時尚輪迴

如今市場上流行的唐裝已擺脫傳統刻板印象,注入更多時尚元素。唐裝從上到下由獨塊衣料構成,它的的面料,不再限於真絲、軟緞、絲絨、織錦緞,而是廣泛採用棉、麻、化纖、萊卡、牛仔布等面料,令唐裝更具適應性。款式上,注重領口、鈕釦、門襟、開叉、下襬等細節的把握,在褲邊裙邊繡花,在邊緣處鑲邊、流蘇,再配上少數民族的繡片、吉祥的圖案、團花、漢字、龍鳳、牡丹、梅竹,更添雅趣。用雲南的蠟染布製成的唐裝也是一大潮流。

如果在四季交替中等待成熟,並最終獲得成熟是一種必然的話,那麼今日的唐裝就是時尚輪迴。唐朝給人一種泱泱大國的回味,從盛唐傳下的氣派和輝煌,彷彿穿上唐裝,就會迷失在緞子和金邊背後的歷史裏。清朝流行滿族的緊身長袍馬褂,漢朝的寬衣大袍不復相見。辛亥革命後,中山裝流行,設計師結合傳統滿服和西服特點,設計出多款新式服裝,最成功的就是旗袍,而唐裝就是以改良旗袍爲基礎變化而來的。

歷史令人迷戀。唐裝,似乎就具天生的懷舊,仿如三四十年代四馬路上散步的上海小姐,走動的模樣,雅緻、簡約。正因如此,唐裝就有異樣的妖豔。它簡潔而悠閒,在不經意地提醒你一種清閒、富裕的生活節奏,那種讓都市年輕人在骨子裏又愛又恨的東西。

唐裝含蓄而不失誘惑,勾起年輕美眉對美麗的嚮往,體現着女性天然的曲線美,封閉衣袖下流露的曲線,華麗花紋裏暗藏的簡潔,富裕閒適中負載的傳統文化積澱,唐裝給人一種欲說還休、欲罷不能的感覺。於是,它出現在中國足球隊教練米盧身上,一大幫電視節目主持和歌星身上,出現在時尚的年輕人身上,懷舊的中老年人身上,出現在家家戶戶,出現在不同場合……

「流行風」後的隱憂

唐裝盛行已帶來隱憂,在南京,唐裝佔領了街頭巷尾的每個服裝攤、連開食品店的也捎帶經營起唐裝,至於各大型綜合商場、超級市場、批發市場,更是唐裝銷售的主渠道。面對巨大的市場,粗製濫造的唐裝乘機搭車銷售,許多廠家爲趕活兒,敷衍了事而質量參差不齊。


上圖:唐裝的流行,演繹了「東施效顰」的現代版


唐裝這個民族品牌,似乎已被砸了。唐裝的流行,演繹了「東施效顰」的現代版,不管瘦的胖的高的矮的,十個人聚會,竟有六七人穿唐裝。其實,大部分人穿上唐裝而自鳴得意時,有種說不出的彆扭,讓人聯想到不是好人的形象。唐裝的流行,讓人想到當年的「紅海洋」、「軍服綠」,一切都以流行的方式,演繹了一個世俗化的時尚,而馬路邊的檯球、地攤上的國畫、電視中的清宮……流行令整個中國大陸聞風而動,此起彼伏。有學者說,唐裝流行反映了當代文化的弱點,世俗化的文化蠕動,造就的一個個流行風潮,對當代主流文化的建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

(BBC)

 
分享:
 
人氣:12,30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