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江泽民时代中国女大学生“性越轨”研调报导
 
2002年4月3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最近,某高等学府的校报在醒目位置对近来发生的一连串女大学生性越轨事件进行了曝光:

  一女大学生在深夜于学校的花园里与男友发生不正当关系,被保安人员发现……

  一女大学生私自与男友在校外租房同居被学校查出……

  两女大学生在市区某歌舞厅当“三陪女”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

  面对这一件件性越轨事件,人们愕然了:现在的女大学生是怎么了?

  大洋网4月30日报道,作为校方,本来应该是“家丑不可外扬”的,但却大胆对其进行曝光,其中有学校的一片苦心,旨在提出警示,请广大师生乃至社会人士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据报导,其实,大学生性越轨事件在各大高校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校方明令禁止但偷吃“禁果”者仍大有人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保护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目前许多高校均相继安放了避孕套自动售卖机,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变。在20世纪90年代初,女大学生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这也暗示了他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直到确立婚姻关系。而最近几年,某些女大学生虽然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和他结婚。也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研究者曾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年的关于从处女到非处女转变的心理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体验过性活动的比例随年级递增。比例分别为:大一7%;大二13%;大三20%;大学四年级,约有1/4的女性经历过性生活体验。

  研究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性行为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年龄的大小。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固然可以对某些行为的启动和追求起到生物学上的催化作用,如女子月经初潮的提早及男子青春期的提前、都加速了年轻人的性觉醒、然而,除此之外,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原因,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在大学生性行为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

  (1)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录像、流行歌曲、刊物等)的潜移默化。

  (2)在20多年前,青年性活动那种引人注目的性别方面的显著差异,现在似乎不那么明显了。如同男性一样,女性也开始把自己的性需要看成是正当的,而且现代避孕方法的发展,也导致了女性性活动的增加。

  (3)社会对女性性活动越来越采取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也为她们追求感官快乐抑或别的目的而采取的性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权威遭到青年贬低的趋势扩展到了性的领域,抽去了高悬在女大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上述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行为的巨大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心理原因,即导致其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女大学生正是在各种心态的诱使下,才越过了“雷池”,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性越轨事件。

  显示河爱情的忠诚

  有的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对男友很满意,视对方为梦中的白马王于,对方却对她若即若离。姑娘生怕飞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贞操,试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忠诚的爱。

  “我怕失去了他。”某高校的一位女生说道,“我很爱他,我几乎是一见他就被他迷住了,但他总是犹豫不决。而且,他太理智,想得最多的不是我,而是以后的分配以及家庭是否干涉等等。可我一刻也离不开他。”这个女生根自信,“他是个老派男生,只要我们发生了性关系,他就会负起责任,再不会离开我了,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会受到良心上的遣责而永远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其实,这位女生并没有领梧到爱的真谛。爱是相互吸引的,她即使用祭献式的真诚拴住了他的肉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深处酣睡的爱。换一种角度讲,她最多只懂得爱的给予,却并没有弄明白爱的真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追求情欲的快乐

  现在,随着性科学的发展。性需要已被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奥古斯倍倍尔在他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中指出:“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要算是性的需要了。”科马列克至是妙语惊人:“性交实际上就是输送一些爱情的细胞。”

  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社会更是爆发了一场性解放和性自由运动,在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的深受其害,成了性的奴隶。由于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许多男女大学生也深受毒害、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视神圣的性如儿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位女大学生在日记中如此写道:“我愿意,我要以此表达我的爱。只有他才能引起我感官的兴奋。在这种兴奋的欲流冲击下,我不能自持。我渴望同他结合,融为一体,在爱的催化下肉体的结合使我的幸福体验达到颠峰……我已经离不开他,渴望得到他的雨露润泽,惟有这样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茁壮和温馨……没有性爱,我会变得疯狂。”

  短短的几页日记,一种唯性主义者的心态便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为了个人的私欲

  性欲既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起来,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有人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献出自己的贞操。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吃喝玩乐等感官的需要,获得穿戴等时髦用品,有的女子也甘愿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用低级的卑鄙手段去赚来脸上肮脏的胭脂,一位来自贫穷老区的乡村姑娘在铁窗里洒下了悔恨的眼泪:“入校后不久,作为女大学生的自豪感已荡然无存。我的智商并不比城市女孩差,我缺少的只是物质,在装饰品上我感到差涩。我没有优越的家庭做后盾,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我内心失去了平衡,我只能以自己仅有的青春肌肤来抗争,以此来换取城市姑娘所拥有的时髦和优越感。”

  而一位来自城市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女孩在悔过书中却如是说:“进入大学以后,家里人再也无法约束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把花钱,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尽管家里给的钱并不少,却经不住如此的挥霍。刚开始,对于我频繁的经济赤字,家里尚能及时救急,再后来父母终于忍无可忍,对我实行限额供应,多一分都不给。然而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我如何忍受得了这一招。于是在社会上‘姐们儿’的开导下,我开始开发自己的‘自然’资源,主动到歌舞厅做起了‘三陪’,从此陷进罪恶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更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获得保送研究生或留校任教的名额,不惜以自己的肉体作为交换条件,频频向自己的恩师奉献自己。

  避免孤独

  现代人的性格组成,为每位心理研究者所关注,而孤独则是让大家一直头痛的问题。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女大学生,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为了诽遣寂寞无聊的光阴,她们总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有一位从小城镇去大连求学的女大学生小丽,刚入校时就体验到了没有什么朋友的孤独,于是便加入了摄影协会。是摄影活动把她引入了人生的圣地,她的孤独很快被热情所融化。会长是一位擅长摄影、善于交际的大四男生,在频繁的活动中,他渐与小丽混熟。一个学期末,摄影协会全体会员在餐馆会餐,嬉闹了半天,会长喝多了,小丽担心他会在半途出岔子,索性把他送回宿舍。小丽扶他回公寓躺下后准备离去,会长突然握住了小丽的手,一把将她拖了过去,强行占有了她。从此,会长常乘大家去看电影或自习之机,去小丽的宿舍对其提出肉体的要求,小丽如果拒绝就有被逐出摄协的可能。软弱的小丽害怕冷眼,更害怕与孤独为伍,只得半推半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不忍拂了男友的意

  随着恋爱的逐渐深入,双方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恋人间的身体接触也会由少到多,从起初的互相拉拉手,逐渐发展到拥抱、接吻及肉体的抚摸,再进一步,有的男性就会提出过份的要求──进行性的尝试,而女方可能怕拂了对方的意而有损于两人的恋爱关系,于是只好半推半就成全了自己的男友。

  某大学的学生小燕和小海,二人刚人校不久就谈上了恋爱,经过两年的风风雨雨,二人的感情已经相当深厚,小海已不满足于平时的拥抱亲吻,开始对小燕提出性的要求,起初小燕每次都是委婉地拒绝,可是搁不住男友的死磨烂缠,因为男友放言说,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将和她分手,小燕终究不忍心拂了男友的意,深恐毁了二人的恋情、最后只好以身相许……

  逃避社会的压力

  自然赋予姑娘以美丽,而庸俗的社会压力却使她们迷失了本性,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一位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是家里的老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时家人对我都十分溺爱。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鼓励我要多交朋友,他们灌输给我的是年轻时可以挑人家,再过几年就换成人家挑我了。他们告诉我,现在大龄姑娘太多了,不要只顾学习,有了男朋友,也就有了依靠。一些长辈也对我说、找对象重要,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把握住时机。女孩子青春太短暂,再丑的女孩子只要年轻,有青春气息,就不愁没有人要;再漂亮的女孩,过了结婚年龄就讨人嫌了。我被周围的‘高论’潜移默化了。就这样,为结婚而找对象成了我大学四年必修的学分,无形中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很重的压力。”“我是个文静而柔顺的姑娘,同学们都说我会成为标准的贤妻良母。追求我的男生虽然很多,可我最后选择了他,因为他风度翩翩,待人热情。我们的感情增进得很快,我俩的足迹踏遏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个天气闷热的晚上,他邀我出去兜风。在一个僻静的郊外公园、他对我提出了性要求、我没有一点戒备之心,因为社会连同我的父母早已把我驯服。当我找到一个很爱的人,我便认定他是我未来的依靠,后来我还怀上了他的孩子。殊料他原来是一个衣冠禽兽,在占有了我的身体并玩腻之后,最后一脚把我端开……”

  作为个性成熟的标志

  在青春期到来后,女性和男性一样,要求与具有丰富的性知识和性经验的伙伴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的姑娘觉得自己貌美绝伦,身心发育成熟,富于性感,该是展露风流的时候了,急于得

 
分享:
 
人气:13,75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