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尤为特别。其所以“特别”﹐山上那众多的高僧肉身神像﹐使佛山更显神圣﹑更显神秘﹐成为九华山闻名于世的一大特色﹗
所谓“肉身神像”﹐其实就是涂了金的木乃伊﹐本无多少神秘可言。然而﹐九华山的肉身神像﹐确有不可思议的奥秘。加上那些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关于高僧苦修成了正果﹑显神显灵的神话传说﹐使得凡夫俗子﹑善男信女们一个个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九华山地处华东皖南山区﹐具有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阴霾潮湿﹐雨多雾重。在这样高湿度的自然环境中﹐九华山竟先后出现了十尊高僧肉身。这些高僧肉身经久不腐﹐栩栩如生﹐令世人叹为佛山的一大奇观。
奇特的九华山高僧肉身神像﹐创天下名山之最﹐引起了中外游人﹑香客和科研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
九华山肉身神像﹐最早始于唐代。就是那位出生新罗国鸡林州(今韩国庆州市)的新罗国王室金氏近属子弟金乔觉。他二十四岁辞荣就苦﹐落发出家﹐携白犬谛听(独角兽)涉海西渡﹐入唐求法﹐历尽艰辛﹐访道名山。于开元末﹐卓锡九华山﹐宿岩洞﹐餐白土﹐宴坐清修。至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夏七月三十日﹐忽召众徒诀别﹐顿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跏趺示寂”﹐寿终九十九岁。三年后﹐打开石函﹐僧徒们惊奇地发现金僧肉身﹐竟“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憾金锁”。根据佛经中所描绘的形象﹐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应化﹐就将肉身移入石塔中供奉﹐尊称“金地藏”﹐乡民俗称“九华老爷”。直至明代万历年间﹐朝廷赐金修塔建殿﹐赐名“护国肉身宝塔”﹐称殿为“护国肉身宝殿”。相传﹐在建肉身殿的小山头上空﹐出现神光异彩﹐故称这座无名小山为“神光岭”﹐俗称“老爷顶”。殿内石塔上造九层木塔﹐周围雕五十六尊地藏菩萨像﹐塔两旁拱卫十殿阎王。整个宝殿金碧辉煌﹐殿门楼上悬挂“东南第一山”金字匾额﹐果有仙城佛国中心之中心﹐精华之精华﹐全国重点寺院之气概。金地藏肉身虽珍藏于石塔之中﹐却开九华佛山供奉肉身神像之先河。
从此﹐肉身神像作为佛家一种崇敬和追求﹐在九华山不断出现。
百岁宫明代高僧无瑕和尚肉身的出现﹐更为神奇﹐被尊为继金地藏之后﹐地藏菩萨“第二代应身”﹐展示了九华山肉身神像的辉煌。“无瑕”是他的字﹐法名海玉(公元一五一三至一六二三年)。他于正德七年(公元一五一三年)出生在顺天宛平(今北京市)芦沟桥。他与金地藏一样也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在五台山出家后﹐历游名山。于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二十六岁的无瑕和尚﹐爬山涉水﹐行程万里﹐来到九华﹐择东崖摩空岭上卓锡﹐在云海雾涛中的摘星亭下﹐结茅苦修﹐取名“摘星庵”。他不吃烟火熟食﹐终年以野果山草充饥。主要有黄精﹑白荷﹑丹生﹑葛鸡﹑蕨根等九华山特产的野生植物。他刺舌血拌金粉﹐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后用三十八年时间﹐抄完了这部八十一卷《血经》。这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诚的信念﹗
天启三年(公元一六二三年)﹐一百一十岁高寿的无瑕法师圆寂。这位超人大法师临终时拈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摩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众僧徒将无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后启缸﹐肉身完好﹐容颜如生﹐惊诧不已﹐认为老僧苦修百年已成正果﹐就将肉身装金供奉﹐尊称“百岁公”﹐遂将庵名改为“百岁庵”。后来﹐因一则神奇的传说﹐使这百岁公与百岁庵名声大振。
相传﹐崇祯三年(公元一六三零年)﹐朝廷派兵部尚书王大人来九华﹐代圣进香。当晚住宿肉身宝殿﹐忽见神光岭上放出一道白光﹐直射摩空岭百岁庵﹔当即﹐摩空岭上也射出一道白光照向神光岭﹐两光相照﹐奇异天象。翌日﹐王大人赶到百岁庵察看﹐问明无瑕身世﹐特别是见到这部稀世珍宝《血经》﹐惊叹不已﹐认为无瑕和尚与金地藏一样﹐也是地藏菩萨的应身。奏明皇上﹐敕封海玉法师为“应身菩萨”﹐御书匾额﹔同时又御书“为善为宝”题额﹐并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赐金扩建庙宇﹐赐寺名为“百岁宫”。后有黎元洪题书“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竖匾﹐高悬山门门厅之上。清道光年间扩建后﹐又称“万年禅寺”﹐成为香火盛及一时的“十方丛林”。
说起无瑕和尚肉身﹐还有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经历。在“文革”浩劫中﹐百岁宫三位僧人见甘露寺都监僧九十岁的常恩﹑翠云庵住持九十六岁的法龙和龙池庵住持画僧华德等五尊高僧肉身都在“破四旧”中被烧毁﹐生怕无瑕肉身也遭劫难﹐深夜悄悄将其埋藏到庙堂地底下﹐直到一九七七年十月﹐这三位僧人把埋在地下整整十一年的无瑕老法师挖了出来。出土时﹐当年埋的砖头﹑铁棍都已锈烂﹐而无瑕肉身却安然无恙。至今供奉在百岁宫的玻璃神龛里。他生前遗留下来的珍贵《血经》﹐依然完好无损﹐朱色未褪﹐字迹清晰端庄﹐经国家评为“一级藏品”的国宝。
誉为地藏菩萨“第三代应身”的大兴和尚﹐是一位济公式的人物。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出生﹐享年九十一岁﹐今供奉在九华后山九子岩下僧家山双溪寺的大兴和尚肉身堂内﹔此外还有供奉在新建地藏寺的慈明和尚肉身﹔一九九九年元月﹐又发现通慧禅林比丘尼释仁义师太真身﹐更为稀珍﹐是迄今全世界出现的第一尊比丘尼肉身神像。
那些被毁的高僧肉身﹐给佛山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遗憾……
纵观九华山先后出现的众多高僧肉身﹐都具有两个特点﹕一个﹐他们人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苦行僧﹔另一个﹐是他们个个都是在佛门清修了半个世纪以上的老寿星。他们之所以能苦行而且高寿﹐与九华山奇特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分不开的。这里新鲜甜润的空气﹑清澈甘美的山泉﹑秀色可餐的风光﹑丰富优质的草药﹑高深莫测的气功奇效﹐以及他们虔诚信念所达的大觉境界﹐当是造就肉身神像奥秘的真谛所在。
九华山高僧肉身神像﹐为佛山增添了无限灵气﹑无限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