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专题 › 文章: |
酒后吐真言 不许外传!
你问俺咋“造”的?哈哈,今儿咱哥们高兴,吃酒吃多了几杯,索性给你老弟指点指点吧。搞这类东西其实没什么难处,也不见得怎么高明,我归纳了五点: 一是蓄意夸大。本来是一个乡镇、一个小单位的事情,为了扩大影响,你可以说成是一个县乃至一个地区的经验。做法:本来是几组很扎实的数据,为了提高说服力,你可以随意拔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本来是一个亏损大户、行将破产的企业,为了宣传领导政绩、树立地方形象,你可以描绘成一派红火、兴旺景象…… 二是虚构想象。如果实在没什么“新闻”可挖掘、可夸大了,那么还可以尽兴发挥,想象力越丰富越好,把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子虚乌有的事,杜撰成生动具体、感人至深的“好新闻”;把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群众深恶痛绝的领导干部,虚构成廉洁勤政、爱民如子的公仆形象--山西的“三盲院长”姚晓红都能“造”成“十佳新闻人物”,还有什么人物、什么事迹不能“编”出来、“造”出来? 三是移花接木。实在是黔驴技穷了,还可以学习、借鉴嘛--翻出剪报本,像小学生初写作文那样,照着人家的作品,把甲地的经验、做法移至本地,把张三的姓名、事迹换成本地李四的,把前几年的时间变今年的,再适当加工润色,绝妙的一篇新闻,保证百发百中,说不定还能上大报、上头条、上联播、获个大奖哩! 四是精心导演。上电视也罢、上报纸也好,无非让领导露露脸、扬扬名,因而艺术形象的设计很重要,摄影、录像时须要动一动脑筋、下一番功夫。比如领导下基层吧,明明是西装革履、前呼后拥,却要塑造成平易近人、作风扎实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给领导换换装束、变变面孔,再找几个胆子稍大一些的老百姓作为陪衬,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妙极了,电视或报纸上绝对显要位置。至于领导带了多少名贵特产、洗了几回“鸳鸯浴”、喝过几次“醉八仙”,咱不缺螺丝不少根筋,问那些不该问的干吗! 五是紧跟形势。不赶形势,不追潮流,不仅用稿率上不去,有时还要受到领导批评,要犯政治错误的。上面需要什么,就造什么“新闻”;到什么时候,就要说什么话,再“假”再“空”没有问题。比如上面召开了什么会议,开展了什么活动,赶上了什么喜庆节日、纪念日,赶紧东拼西凑“造”上几篇,保证篇篇打响,至于下面如何贯彻落实的、怎样开展活动的,鬼才知道!这是最为普遍的手法,这方面例子司空见惯、数不胜数,不用我再浪费口舌列举了。 你问写这类新闻有什么好处?哈哈,大有好处!经济的政治的,实惠着哩!首先,写这类新闻能够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宣传不是白宣传的,伸手要上一笔“赞助费”、讨些名优商品、做些投桃报李的勾当,可谓不费吹灰之力。虽说新闻稿酬少得可怜,但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几倍、几十倍的奖励十分诱人。一篇小稿一旦被大报采用,捞上千儿八百元的奖金不成问题,这比费心劳力地写批评稿、揭短稿,非但得不到好处,反而搞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要强百倍。其次,搞这类新闻还能获得很好的政治待遇,对基层通讯员尤为重要。专职的成绩突出,领导赏识,可以提拔重用。业余的呢,是农民的,可以跳出“农门”、办理家属子女“农转非”;是工人的,可以调至事业单位,免除下岗之忧。总之,有了这手段,这本事,放到哪儿都喷喷香哩。 群众对这类新闻有何反映?这个嘛(摇头),大家应该心知肚明吧——你想,这类新闻“造”多了、“吹”大了,到头来落下诸如“胡吹一号”、“假大空第一”、“马屁精”之类骂名,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过,相比之下,群众的议论和唾骂太微不足道了,关键是领导赞同不赞同、满意不满意,有了这些,你就可以做到吹牛不知脸红、造假不要良心了……这一通话是咱酒吃多了胡言乱语,你小子可要保守秘密,不许外传哟! 原文刊登在中国《检察日报》2000年4月11日:一个新闻造假者的内心独白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