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經濟形勢使胡溫面臨可怕的挑戰
 
作者:梁京
 
2003年10月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一年已過四分之三,大陸經濟增長再次令世界矚目。儘管發生了SARS危機,但是大陸經濟全年增長率已經肯定會超過百分之八。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沒有SARS的影響,大陸經濟增長完全有可能達到百分之九。然而,大陸新領導人的心情並不因此而輕鬆,因爲他們控制貨幣供應超速增長的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南方週末》的經濟月評,八月份,雖然大陸經濟決策當局採取了最嚴厲的信貸緊縮措施,即把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可是統計卻顯示,大陸金融機構的貸款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創出了近七年來的新高。廣義貨幣供應量也繼續加速增長。通貨膨脹的陰影已經出現在大陸經濟決策者的面前。

不過,在消費者方面,遠非所有人都感覺到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南方週末》經濟月評的作者高輝清是一個善於觀察經濟變動的人。他指出,大陸經濟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即在消費水平高同時又增長較快的北京和廣東,消費品的物價指數反而略有下降,受到消費物價上漲壓力更多的恰恰是消費水平低而收入增長又較慢的農村地區。物價上漲則主要表現在蔬菜這類基本食品的價格上。

對於大陸的經濟決策者來說,這種情況如果成爲一種難以逆轉的趨勢,則是比幾年來通貨緊縮更爲可怕的事情。因爲這意味著通貨膨脹一旦發生,將導致對窮人和農村人口更爲不利的經濟形勢。而這恰恰是胡錦濤、溫家寶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謂胡、溫新政,在政治改革方面究竟要走多遠,現在還並不明朗,但是,在經濟方面,他們的目標看來是明確的,那就是要實現更爲協調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尤其是讓廣大的農村人口和城市中的弱勢羣體更多地從經濟增長中得到實惠。但是,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所指向的,卻是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這種情況與八十年代初構成了對比,當時的農村改革刺激了對貨幣發行的高速增長,但是由於新增貨幣主要是通過短缺的農產品增長來發行的,其促進經濟協調和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應都是正面的,所以,溫和的通貨膨脹是當時經濟決策者可以接受的一種選擇。

現在的大陸經濟決策者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呢?看來是沒有,因爲近年大陸的經濟有一個特點,就是無論是財政性的擴張政策還是貨幣性的擴張政策,對於擴大就業的作用都不明顯。在就業難以擴張的情況下,即便是很溫和的通脹,也會使本來已經極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急劇惡化。

爲什麼大陸的經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這是因爲在江澤民掌管大權的時代,大陸經濟逐漸形成了一個權勢資本集團。這個權勢資本集團有巨大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來分配金融資源,把資金投向最有利於壟斷或尋租的部門。這種利益導向往往和擴大就業發生矛盾。在這個權勢資本集團利益的左右下,大陸經濟出現了相當典型的"經濟增長悖論":經濟若是增長,則得益的是少數富人,經濟若不增長,則遭殃的是多數窮人。國民經濟成爲少數權勢集團的人質。

受權勢資本集團的利益挾持的大陸經濟決策者,如果不進行有成效的改革,包括產權和政治改革,宏觀經濟政策選擇的空間十分狹小,而且會越來越小。有報道說,在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的措施不見效之後,溫家寶已經採取了緊急的行政措施,派出大批中央檢查組,赴各地銀行對貸款的發放進行覈查,以應對銀行管理層陽奉陰違的行爲。

不過,胡錦濤、溫家寶要打破權勢資本利益所導致的"增長悖論",讓多數人從經濟增長中獲益,僅僅靠控制貨幣增長,加強對官辦金融機構的管束是無濟於事的。目前正在增長的通貨膨脹壓力既是對胡、溫新政的挑戰,也可能成爲一個推動改革的機遇。因爲通貨膨脹有可能比通貨緊縮動員起更大的政治力量來支持改革。當然,也可能是相反,會有更多人反對或干擾改革,如八十年代末發生過的那樣。我希望這一次,胡、溫能從當年胡耀邦、趙紫陽的教訓中獲取足夠的膽識和智慧,化危機爲改革的機遇。

(自由亞洲電臺)

 
分享:
 
人氣:16,59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