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央掀起的「不務正業」新高潮在胡錦濤宣佈的當天就已結束 (圖)
 
2003年7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今天紀元專欄刊登任不寐的文章《在「新高潮」中「退潮」》,文章道:

SARS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國中央電視臺某晚新聞聯播突然頭版頭條播出了學習「三個代表」的新聞。這條新聞在互聯網上馬上被口水淹沒了。人命關天,國難當頭,如此不務正業的政府及其作俑者,真有些喪心病狂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SARS剛過,北京在7月1日鄭重告訴世界,他們將把那個中斷的「不務正業」進行到底──而且還打算掀起一個「新高潮」。了解中國當代政治史的人都明白,那個在理論上一竅不通的「重要思想」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政治煙雲。但遺憾的是,儘管人們普遍相信「文革」以後學習政治語錄的狂熱已經不可能在出現了,但中國人仍然在今天還要受這種形式主義的愚民政治的折磨。這無論如何是這個民族的悲哀。

但仔細想想也許問題還不至於太令人絕望。事實上這種「運動」基本上徒有虛名。從主席臺上到普通黨員,都在迫不得已地進行政治表演,也在急不可待地等着散會。至於普通民衆,這個高潮早已和文革的狂熱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對此一點興趣都沒有──除了嘲笑的興趣以外。在這種意義上,掀起「新高潮」的運動不過是「文革政治」企圖回潮的妄想而已。可以說,「高潮」沒有開始就「退潮」了。

圍繞「7-1講話」和「胡溫新政」人們在進行了各種爭論。特別是7月1日之後,無論是對胡抱有希望的人士還是反對者,似乎以相反的方式一致表達了對中國政治的悲觀。也許這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急切。問題的關鍵在於,「7-1講話」並不是那種倒行逆施的既得利益的反撲的開始,毋寧說是這種自私和虛榮力量的恐懼,是這種恐懼強弩之末的最後努力。

周正毅案發回上海似乎是一個不祥的信號,但香港反對23條立法的大遊行卻給北京政局增加了一個全新的變數。人們不應該忘記23條立法出臺的真正背景,在一定意義上,它是上一屆主政者遺留下來的問題,或者說它不是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問題。而這一問題當時之所以發生,原因之一和香港「縱容邪教」以及「異議人士」有關。如果這一分析成立,那麼「倒董」的政治意義就不僅僅侷限在香港了。

值得一提的是,7月5日,沉默了幾天的董特首神情凝重地告訴新聞界,港府打算對23條提出「修改意見」。我們先不討論這些修改意見如何避重就輕或者是權宜之計,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政治上的讓步。根據中國政治固有的特點或缺陷,這種政治讓步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方面作出的。但令人疑惑的是,就在前一天,北京在香港的喉舌《大公保》還宣佈「決不妥協」(一個饒有興趣的現象是,一向見風使舵的香港鳳凰臺這幾天似乎也找不到風向了)。介紹這個案例是想說明,「7-1講話」並不標誌北京政治的某種倒退式的定局──一切都在演化之中。而毫無疑問的是,「7-1」發動的「新高潮」的政治表演,在發動的當天就基本結束了。

作出上述相對樂觀的估計,並不是完全指望真有一個「胡溫新政」。人們必須明白,時勢比人強,時代畢竟在進步,社會畢竟在開放。用已故學者李慎之先生的話來說:中國民主化的條件已經成熟了,而且已經濫熟。在這種條件下,新領導人即使缺乏啓動政治開放的勇氣,但也沒有辦法開倒車。

 
分享:
 
人氣:17,12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