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
先透點風!新唐人新年晚會上的神話傳說(多圖)
回顧:2004年新唐人新年晚會上的「大唐神韻」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當一個修道人受色魔誘惑失去自控,心灰意冷下山準備放棄修煉時,菩薩化成一個以鐵杵磨針的老婆婆來點化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的八位凡人,修煉成仙風道骨的神仙,持法器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上各顯神通百;家喻戶曉的爲愛情抗爭的陝北姑娘蘭花花,脫胎換骨爲現代西方舞者,在旋轉的能量中昇華...... 在以神化故事和民間傳說爲主軸的2005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上,觀衆可能會感到目不暇接,越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要想推陳出新,編導的難題就越大,能否達到觀衆的期待值?記者特此訪問了三位有着「親朋好友」關係的舞劇導演,一探究竟。 大唐映神韻 八道展仙風
具豐富舞蹈表演與編導經驗的陳女士原爲中國老一輩藝術家,早已隱退多年,她之所以在去年重新出山,是因爲「不希望將自己掌握的純粹的民族文化藝術就這樣帶走」。而新唐人晚會也的確爲她提供了海闊天空施展的舞臺,使得她一發而不可收,這次要以更強大的演員陣容爲晚會獻上一幕「八仙過海」。 陳女士一直對「八仙」情有獨鍾,十幾年前,她在紐約市的「新苗」、「亞美」、ARTS等幾個藝術團體任教,曾給一羣小孩子排過「八仙」的舞蹈,紐約的報紙做過報導,她現在還保存着自己當年爲孩子們製做的面具。 然而,向全球轉播的新唐人新年晚會可不能是「小兒科」,陳女士重新仔細研究了八仙的歷史資料,一絲不苟的精神不亞於去年爲捕捉「大唐神韻」而潛心鑽研唐史。在編排舞蹈動作時,陳女士充分利用了自己多年來對中國民間、民族和古典舞中各種扇、劍等道具的應用的淵博知識,還要根據不同演員的特點做些微的調整。 在將與觀衆見面的這一大型舞劇中,從如何表現襯托的海浪,到突出每位神仙的特點與所用的法器,她都是煞費苦心: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的寶劍可鎮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性;李鐵柺的葫蘆可救濟衆生;鍾離權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板可靜化環境;藍采和的花籃能廣通神明。
五歲即開始學芭蕾與中國傳統舞蹈,七歲又習京劇武旦的崔女士,1970年獲美國舞蹈大師Martha Graham私人獎學金來美學習現代舞,除參加美國各大舞團的演出外,還曾自組「崔蓉蓉舞團」全美巡迴演出。以這些堅實的功夫墊底,崔女士這次使出渾身解術,爲新年晚會編排了「鐵杵磨針」這一舞劇。 這一舞劇的舞者,來自葛蘭姆及愛雯愛利舞校,很多都是經常參加百老匯演出的佼佼者,等他們的空檔時間,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中間的一波三折就夠讓人操心的了。例如,本來預定一位來自菲律賓、出色的男舞者出演男主角,好不容易等到他從全美巡迴演出歸來,排好了節目,他卻突然患盲腸炎動了手術,不可能參加新年的演出了。好在崔女士有兩手準備,會有另一位毫不遜色的男舞者取而代之。 崔女士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既採用了現代舞的技巧,也融會着中國民族舞的特色。因此,無論是男主角-修煉人,干擾未遂的虎、蛇、狐狸等動物精,還是誘惑人的色魔,觀音化婆婆,其功夫都會可圈可點,不負衆望。 中國觀衆將聽到熟悉的「信天游」旋律,但很快發現此「花」非彼「花」,黛珊說她創作此舞的初衷,就是想借用西方舞蹈的高難技巧,揉和中國民間舞因素,表達喜慶歡快的昂揚精神及對生活與美的讚頌。黛珊常嘆息西方現代藝術的政治化與頹廢精神,她希望「蘭花花」不僅帶給人清新、健康和純真的氣息,更能留下一條歸正西方藝術的路。 極富舞蹈天賦的黛珊,聽、講故事時就會在腦海中有畫面浮現,因此編導「蘭花花」似乎是水到渠成,輕鬆自如。參加排練的舞者都具有紮實的基本功,做起高難的動作,在觀衆眼裏似乎毫不費力。黛珊說:「我希望一個舞蹈可以帶我到她自己那個世界裏,就像神話般的旅行。」 那麼就讓我們在新春之際,去2005新唐人新年晚會的劇場,將身體深深陷入舒適的坐椅,任憑動人的輕歌曼舞將疲憊的心帶到那一個個神話的世界去中吧。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