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何清漣解讀中共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2004年9月2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史東妮採訪報導,9月19日四中全會閉幕後,胡錦濤接江澤民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本次會議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作爲中心議題,在中共歷史上還是首次。外界普遍認爲,十六界四中全會首次公開討論執政能力,說明中共統治的合法性和執政能力受到質疑,中共面臨統治危機。如何解讀中共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本報記者爲此對旅美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進行了電話專訪。

國內的問題源於政治體制 但四中全會看不出政治體制會有改變

何清漣女士表示,國內的問題源於政治體制。「例如控制新聞,讓老百姓沒有任何知情權;比如打壓法輪功,那是因爲法輪功信衆沒有信仰自由,專斷的體制不允許在它之外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將民衆組織起來,根源是在這裏。」何清漣指出,從四中全會的公報來看,中國的政治體制不會有什麼改變。

何清漣女士認爲,在西方國家,執政能力就是指政府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情,認真履行各種公共服務職能。比如政府提供一個相對廉潔的司法、警察系統,爲社會提供作爲社會福利的醫療、教育系統,還有市政建設等。西方國家幾年進行一次大選,其實就是納稅人對政府執政能力的一種考覈。

何清漣女士說,「這些年在中國恰好相反。所有該管的這些權力都變成了一條食物漣,所有官員都憑藉權力蠶食資源。中國政府各級官員可以說是攀附在這條權力食物漣上的大大小小的政治生物。例如大家都知道醫療體系的腐敗現象,還有政府公然推行教育系統產業化,根本上是拒絕向民衆提供一種作爲社會福利的免費教育,剝奪了許多中下層人民的受教育權利。目前中國底層的社會矛盾特別多,政治腐敗已經成爲一種天怒人怨的不穩定根源。」

何清漣研究四中全會公報後發現:腐敗問題在公報中只是簡單的一筆代過,簡單說了一句「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至於反腐敗的策略是什麼,四中全會公報並沒有涉及。對於城市拆遷、土地徵用這兩年官商結合的腐敗高發領域,四中全會公報只是歸結成一個「政府工作作風簡單粗暴的問題」,說成是一個「讓人民利益受損的問題」。何清漣認爲從四中全會公報來看,政府沒有打算認真抓腐敗問題。

加強執政能力在中國有一種特殊的解讀

何清漣表示,在容忍高度腐敗的情況下,加強執政能力的解釋,在中國有一種特殊的解讀: 「就是前兩年一直在做的-加強對底層人民反抗的鎮壓能力,加強控制輿論,就是所謂的把一切不安定因素消滅在萌芽中。這種執政能力是依靠暴力統治國家專制政府的執政能力,它不是一個現代文明國家的執政能力。」

何清漣女士表示中共很難從目前的統治危機中走出來,她說:「力量和反抗力量目前處於一種互相強化的過程中間,社會底層越不滿,政府越需要鎮壓來維持統治,強化執政能力只能往這一條路上走。這兩年來,國家安全部門已經大量的滲透到中國社會公衆生活之中,因言獲罪的人這些年也在逐漸增多。」

未來是現實的延續 執政能力建設不會改變方向

當記者提到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後,大批進京上訪者和異議人士遭到拘捕時,何清漣女士表示截訪並非今年的事,而是多年就有的事。何清漣回憶說,「上訪辦成立於胡耀邦主政時期,當時就是因爲冤案太多,胡耀邦認爲應該成立一個機構,讓老百姓吐吐怨氣,讓中央處理一些地方處理不了的事情。當年開辦時還確實處理了一些事情。但是越到後來,上訪辦就變成一個形同虛設。」

地方政府截訪當地進京上訪人員源自中央的一個規定,就是對地方政府的考覈標準,除了經濟增長速度之外,還要看有多少人到中央來上訪。因此各地政府派出大量的人到信訪辦門口去攔截。何清漣表示,這些年不僅是在門口攔截,而是由中央信訪辦根據上訪人員的登記情況,直接通知地方官員到中央信訪辦大廳來抓人,並且中央信訪辦聽任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眼前。何清漣說:「未來是現實的延續,現在既然是這樣做的,過去既然是這樣做的,執政能力過去也是體現在這些方面,難道開了一個會以後,執政能力突然就變了一個方向?這個不大可能吧!」

民間維權與當局將是一個艱苦的博弈過程

談到胡溫全面掌權後,民間維權運動與當局的互動關係,何清漣女士認爲這將是一個互相博弈的過程,而且這個博弈過程會非常艱苦。何清漣認爲,中國老百姓對現代民主制度還是不甚了了,尚未形成主權在民的思想,老百姓基本上還是期望能有一個仁君賢相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但從中國共產黨目前的做法來看,這個夢想肯定是要落空,但這個過程還有一段要走。

何清漣說:「對於中共當局來說,它目前要考慮是救中國還是救共產黨。民間早就流傳一句話,叫做反腐敗亡黨,不反腐敗亡國。當局也明白權力已經形成了一條巨大的食物鏈,這條食物鏈上的政治生物早已是盤根錯節,形成了一種巨大的體制性力量。一兩個領導人是無法對這種體制性力量開刀的。他只能服從這種體制性力量。所以中國將會怎麼走下去,我覺得是可以看得到的。」

 
分享:
 
人氣:14,30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