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文化 › 文章: |
仁德化萬民的羊祜
西晉有位名將叫羊祜,字叔子,原費縣南城人(今山東費縣西南),他出身於名門世家,德才兼備,魏末歷任中書侍郎、祕書監等職,掌管軍事機要。晉武帝時,升任尚書左僕射,衛將軍。他不管是爲政還是治軍,始終重行仁德,謙遜禮讓,因此而深受人們敬重,甚至連敵軍也對其由衷敬佩。 當時的王佑、賈充、裴秀在前朝時很有名望,羊祜雖居高位,但對他們總是非常謙讓。晉武帝曾經爲羊祜在洛陽建築豪宅,但羊祜卻拒絕了。女婿勸他購置產業以養老,他說:「作爲大臣去謀私產,這必定會損害公家的利益,這是爲人臣子最要忌諱的。」 羊祜經常向晉武帝推薦有德有才的人擔任高位,但每次他都將起草的文書燒掉,不讓別人知道。有人認爲他過於謹慎了,應該讓被提拔的人知道是誰推薦的。羊祜說: 「這是什麼話!這不是邀功取寵,期望別人對自己感恩戴德嗎?對這些,我避之惟恐不及。身爲朝中大臣,不能舉薦特異之才,豈不有愧,難道要我承擔不善知人的責任嗎?像那些在朝上爲公卿,出來則到私宅去接受謝恩的事,我是絕不會去做的。」 羊祜曾駐守荊州。每次與吳軍交戰,都要約定與吳軍約定交戰的時間和地點,從來不搞偷襲、奇襲等詭詐計謀。每有將領提及偷襲欺詐之類的計策,羊祜總是讓他們喝酒,藉故扯開話題,顧左右而言他。 有因進犯而被俘獲的吳人想要離去,羊祜都任由他們來去,有吳軍死難將領,便厚加葬殮,家屬願迎官柩還鄉的,都以禮遣送。在邊境狩獵時,如果獵物是先被吳人所傷,然後才跑到晉地而被晉軍所捕獲,羊祜都命手下人去送還給吳人。羊祜的軍隊進入吳境後,如果沿路割了吳人的稻穀充做軍糧,都會令士兵留下等價的絹作爲補償。 吳人私下尊稱這位敵軍的主帥爲「羊公」,都爭先恐後跑去歸附羊祜,投降的吳人越來越多,最終人心歸晉。《晉書》中贊曰:「羊公恩信,百萬歸來。」 當時的吳軍主將是陸抗,他也十分羨慕羊祜的德行氣量,兩人亦敵亦友,互相敬重。陸抗曾贈美酒給羊祜,羊祜一點也不疑心有毒爽快喝下;陸抗病了,向羊祜請求幫忙尋找良藥,羊祜將成藥給他,陸抗立即服用,部下進諫勸阻,陸抗說:「怎麼會有用毒酒殺人的羊祜?」陸抗告誡他那些守邊的將士說:「他(羊祜)專門做道德仁義的事,我們做殘暴不義的事,這就是沒有交戰卻已被對方降服了。我們現在只做到各自保衛好自己的邊界就行了,不要去佔那些很小的利益。」 吳主孫皓後來聽說了晉吳邊境居然友好交往,於是爲此責問陸抗,陸抗回答說:「一縣一鄉都不可以沒有「信義」,何況我們這樣的大國呢!我如果不這樣做,正是顯揚了羊祜的美德,對羊祜毫無損傷啊。」 羊祜去世後,晉武帝哭得非常哀傷。那天特別冷,晉武帝流下的眼淚沾在須鬢上,都結成了冰。羊祜曾有遺言不讓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木。晉武帝說:「羊祜堅持謙讓已很多年了,現在人死了而謙讓的美德還在。如今就按他的意思辦,恢復他原來的封號,以彰明他高尚的美德。」荊州百姓聽說羊祜去世後,爲悼念他而罷市,停止集市交易,街巷中的哭泣之聲接連不絕,就連吳國守衛邊境的將士們也爲此而傷心流淚。因爲「屋」、「戶」與「祜」字諧音,荊州、襄陽一帶的百姓爲表示對羊祜的尊敬,避諱羊祜的名字,所以把「屋」改爲「門」,把「戶曹」改爲「辭曹」。 羊祜生前曾喜歡遊峴山,襄陽百姓便在峴山上爲他建廟立碑,一年四季祭祀。望着這座碑的人沒有不落淚的,所以人們稱這座碑爲「墮淚碑」。後來歷代的很多詩人也感嘆羊祜的仁德而紛紛賦詩讚頌。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