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辛灏年续谈禁片:谁是真正的共和国(多图)
 
——谈禁片《走向共和》
 
2005年2月19日发表
 

辛灏年谈禁片《走向共和》
【人民报消息】二零零四年一月十日, 英国广播公司中国事务特约撰稿人江迅在为《亚洲周刊》撰写的文章中, 披露了江泽民对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批评。文章说,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位官员透露, 江泽民四月下旬, 给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写了一封信, 指出《走向共和》有三点不妥: 一是, 该剧将西太后塑造成”女政治家”。 二是, 袁世凯被描写成治世能臣;李鸿章被描写成忧国忧民忍辱负重的忠臣。 三是,孙中山几乎被演成小丑。表面看他是对《走向共和》的人物塑造有异议, 但有官员指出该剧影射江泽民“垂帘听政”才是他发难的主要原因。中央电视台获悉后, 紧急约请二十五位清史专家, 联名上书胡锦涛, 坦陈《走向共和》基本符合历史, 不存在扭曲和刻意编造。胡锦涛决定淡化处理, 要求中央电视台适当删节,继续播出, 待首轮播完后,暂时搁置。

《谁是新中国》一书的作者、《黄花岗》杂志主编辛灏年先生在新唐人「透视中国」节目中谈到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时,着重探讨了什么是“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共和”国。

在线观看 下载观看

辛灏年: 孙中山先生在《走向共和》这部片子里面说的非常好,“共”是什么?“共”就是天下是大家的嘛;天下人的天下嘛。因此整个国家都是人民的不为一、二人所有,也不为一 二党所有嘛。什么是“和”?既然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么管理天下的工作,治理天下的工作,那就由大家来共同来治理和管理的,这就是民主。所以“共和”就是民主建国嘛。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两年中国大陆出现了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但像《走向共和》这样有深刻内涵的并不多。那么《走向共和》的出现有没有它的社会原因? 

辛灏年:其实就像一个著名的西方史学家所说的那样: “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虽然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但这个概念深切的表明了一个研究历史,表现历史的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历史学家,他如果对当代的生活没有深切地理解和认识,那么他对历史的理解常常就会有一定的差别,或者是不能够到位。那么《走向共和》的编辑们是在今天中国大陆,也就是中共专制政权进行改革开放的岁月里面拍出来的,一百年前的满清王朝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事业。因此了解中国今天改革开放的状况,对于理解一百年前晚清改革开放的状况,是有相当的帮助的。所以这部片子在国内许许多多大型的历史片当中,它之所以能独竖一帜,那就是说它不仅把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注入了对历史的理解当中,而且也把对历史的理解引发到了对于现实的认识当中,两相结合使得人们感觉到这部电视剧不仅是写那个时代的,好像它也是写这个时代的。这才是有人说它借古喻今的一个根本原因。

记者:八九以后有一种说法: 如果孙中山不闹革命, 清王朝通过洋务运动可以缓慢的走向君主立宪, 并且不用流血. 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辛灏年:这样一种看法和说法,否定孙中山革命,认为没有这个革命大清朝就可以改革开放成功了, 中国就没有了后来的革命、 混乱、暴乱种种的历史不幸的现象。我想我今天没有必要从理性上和历史知识上来解答这个问题, 我只想从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的具体情节来进行分析,因为这些具体情节所牵扯到的人和事都是完全真实的。

所有看过《走向共和》电视剧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有这么一个场面,那就是梁启超要他的弟子徐锡麟回国加入清王朝的体制内,去推动宪政,帮助清王朝立宪改革。孙中山告诉他:清王朝的立宪是骗人的。 徐锡麟没有听, 拒绝了孙中山的劝告,回了国。 而且在安徽巡抚恩铭的属下做了安徽警官学校的校长,二品顶戴,够大的官。可结果是什么呢?他像许许多多当年在海外留学生一样,用他的话来说,充满着热情,怀带着热情回到国内去支持大清朝的立宪改革。可是他在和安徽巡抚恩铭的一段谈话当中,真的是恩铭一句话,他胜读十年书。恩铭告诉他:立宪全是假的,抓权才是真的。恩铭告诉他:为什么预备立宪要十二年?那是因为西太后今年已经有七十来岁了,西太后只要活一天,什么三权分立;什么立宪都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这样一些话如雷霆一样震炸在徐锡麟的心头,结果就是反对革命,希望进行和平政治改革,也就是立宪的徐锡麟,终于由一个保皇改良家,变成了民主革命家。就在跟恩铭谈话的第二天,在安徽警官学校的庆祝的节日典礼上,他们起义刺杀了恩铭。然后他在被受审的大堂上说了两句非常精彩的话。他说:凡是假立宪,必来真革命。为什么?那就是因为他立宪是个幌子,是维护政权苟延专制统治的一个幌子。就像恩铭在朝堂上跟西太后所说的那样我们只有拿立宪才能抵制共和革命;我们只有宣誓君主立宪,才能表示我们顺应民心;我们只有拿着立宪这个办法,才能够保证大清朝- 爱新觉罗的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当时法国的报纸有一篇报道,评论清王朝立宪有两句话非常精彩,可以说中国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中都引用过这句话。“清政府之立宪实乃清太后之愚民之术也,不过是愚弄人民而已,你用立宪来愚弄人民,人民一旦不被愚弄的时候,知道你是假的,当然就要推翻你。

其二,任何君主立宪的成功,都是革命压迫下的结果。不是孙中山要革命就能够革的起来命的,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欧洲之君主立宪,均为革命之所赐。改革、开放、 立宪、宪政,不是人民可以求得来的,是在压力下出现的。欧洲所有君主立宪国家,都是革命的压迫和逼迫才产生的。一个民主宪政的结果都是从君主立宪,也就是君主对人民的让步,慢慢的走向让权于民,最后将全部权力让给了人民.也就是从实君共和, 走向虚君共和。


走向共和
一八九五年广州第一次起义流产了,电视剧告诉我们开始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 可是那个时候天下人都骂孙中山是江洋大盗。朝野上下用中山先生自己的话来说: 莫不骂余为乱臣贼子。 可是为什么孙中山的革命从朝野共弃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为全民所共拥,并且终于走向了成功呢? 他的道理就在于清王朝的政治改革是假改革, 清王朝的预备立宪是假立宪, 清王朝经济改革的发展带来的更大的成就是贪污和腐败。所以不是孙中山要革命没有给清王朝以改革开放的机会, 是清王朝自己没有抓住时机进行真正的政治改革, 才给自己带来了必然失败和败亡的命运; 才给人民不得不逼上梁山开拓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这才是历史的真实虽然我并不希望它成为今天的真实, 但是很难说。

记者:那按您的说法走向共和是必然的?

辛灏年:必然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电视剧的编导们是用了心的,是怀揣着深刻的思想和认识的。

记者:我们看到中国官方媒体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批评电视剧《走向共和》。他们强调辛亥革命的成功是有限的,而中共一九四九年建立的共和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共和国。您对他们对电视剧的这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辛灏年:如果说清王朝的改革开放就像许多人评价的那样从没有电报电话有了电报电话;没有火车汽车有了火车汽车;没有工厂有了工厂;没有民办有民办。那么呈现着一片经济改革的景象和成就。那么辛亥革命就不简单是没有电话电报而有了电话电报;没有火车轮船有了火车轮船;而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国会在辛亥革命以后有了,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三权分立,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了。中国从来没有过的政党政治,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了。中国从来没有过的法制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了。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中共编的教科书上就说当时在北京国民政府民政部注册的政党就有八十六个。这本书介绍了政党政治正在试验之中,三权分立基本得到了维持,整个国家出现一片政治民主空气浓厚,人人都能关心时政,人人都能向国家提意见,法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好的自由的状况。我们从电视剧里面来看赵秉钧谋杀了宋教仁,上海地方法院的法官可以昂然挺起胸地来通知国务总理赵秉钧到庭受审。

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华民国也就是辛亥革命所创建的这个国家,人民在这个新国家里面无论从思想到政治,到经济到文化都充满着自由。比如说思想上任何主义,任何思潮都能在中国被宣传,包括西方那个倒退的马克思主义。第二,辛亥革命之后到袁世凯复辟之前,人民民间所办的报纸就有五百多份。袁世凯称帝的时候正是五百多家报纸同一天“开天窗”,把袁世凯赶下了台。这种自由今天有吗?如果今天有,还有毛泽东二十多年的残酷的专制统治吗?还有一九八九年邓小平用坦克车机关枪在长安街上屠洗血的六四吗?还有江泽民直到今天为止的对法轮功的镇压吗?就没有了。第三,在经济上,你看《走向共和》之后,我们看到经济的发展极其迅速。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九年中国民族工艺的发展超过一九一一年前四十倍。一九一四年四月十五号,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党派、党组进去的联合会。这种自由今天有吗?至于政治上多少政党蜂涌而起,连袁世凯要复辟帝制的这样一个人,他都不得不由梁启超来为他组建一个统一党,来和孙中山的中国国民党抗衡。

不论辛亥之后中国出现过怎样艰难反复的情况,它都使没有民主的中国开始走向了民主,不存在“共和”的中国开始走向了共和。四九年毛泽东创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恰恰是把三十八年前即一九一一年所创立的这个共和国家所给予人民的思想、 政治、 经济、文化所有自由全部推倒,复辟了比辛亥之前晚清王朝都没有可能的那样专制和反动。因此四九年的共和国,恰恰是对辛亥革命所创建的那个真正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反动。 看完了《走向共和》之后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今天我们是真正生活在“共和”的新中国。

******************************

二零零三年六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通知, 明令禁止出售完整版《走向共和》的DVD和VCD. 不过没有欣赏到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朋友不要着急, 由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五十九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DVD和VCD, 目前在海外市场有售。但请大家注意,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 四十二集和三十六集的版本DVD和VCD, 均为删节版。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最后说,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最后一集中,孙中山先生的演讲, 来结束他们的节目,而这段演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曾被全部删剪。

《走向共和》第五十九集结尾孙先生的演讲全文:


孙中山先生档案照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 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有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

那行政是什么呢? 应该是服务于国民 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 我也不知道。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 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 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 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 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 民权 民生。那宪法呢?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分指中山装的几个兜),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有独衷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 不急,装在这儿(内兜)。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 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 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透视中国网址:http://ntdtv.com/xtr/gb/aProgPage.jsp?prog=13
透视中国信箱:[email protected]

(略有删节)

 
分享:
 
人气:17,78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