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我都看傻了!新華網這活兒是誰幹的?(多圖)
 
鮑光
 
2005年3月29日發表
 

國民黨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

【人民報消息】3月29日,新華網刊登了一篇文章《東北抗聯鬥爭史:誰打響了抗日第一槍?》,文章裏面談的是1931年「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抗日」的事情。

馬占山是誰委派的黑龍江省代主席?當然是當政的國民黨政府了,共產黨是1949年10月1日才建國的。記得偉大領袖毛澤東說:抗日戰爭勝利了,國民黨下山摘桃子。我一直這樣認爲。後來看了《九評》和很多新聞才知道恰恰相反。

《九評之二》說:抗日戰爭爆發時國民黨有一百七十餘萬軍隊,十一萬噸排水量的軍艦,各種飛機約六百架。共產黨加上1937年11月改編的新四軍,總數仍沒超過七萬人,內部還爭權分裂,已弱小到只需一戰便可根除的程度。中共知道,如果把隊伍拉出去跟日本人打仗,一個日軍師團也打不過。中共的眼裏,領導權而不是民族存亡,才是民族統一戰線的中心問題,於是策劃了「在聯蔣過程中必須爲爭取領導權而鬥爭,但這隻能在黨內講,並在實際工作中實現」的方針。

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所爲是和日本侵略者互相配合、並肩作戰。在滿洲事變宣言中,中共號召全中國人民「在國民黨的統治區域,工人罷工,農民騷動,學生罷課,貧民罷業,士兵譁變」,推翻中國政府。

共產黨高舉抗日大旗,卻只在後方收編地方軍和游擊隊,除了平型關等幾個屈指可數的對日戰鬥外,共產黨無抗日戰績可言,只是在忙於擴大地盤,在日本投降時搶着受降日軍,把自己擴充成號稱擁有九十餘萬正規軍和兩百萬民兵的強大力量。抗日的正面戰場則全留給了國民黨軍隊,國民黨戰死疆場的將軍二百多人,共產黨的指揮官幾乎毫無損失。(節選至此)

中共一直宣揚蔣介石對日本侵華軍採取不抵抗政策,中共教科書一再告訴人民,國民黨不抗日,是共產黨領導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到底誰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到底是誰讓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


張學良
北京京華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的《血眼朦朧──看不清的抗戰之謎》中說, 九.一八事變後期,時任中國海陸空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曾明令中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的張學良對日實施抵抗,如1931年11月24日外交部長顧維均在請求英、美、法公使調停無效的情況下,奉蔣委員長之命致電張學良,說如果日方相逼太甚,我軍應以實力防衛。12月2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就日軍攻錦州問題作出決定:「錦州問題,如無中立國團體切實保證,不劃緩衝地帶,」對日軍進攻要積極抵抗。但是張學良還是很快撤退了駐錦州的東北軍主力,儘管在撤退前蔣介石、顧維鈞均有電致張「請勿撤兵」,但張學良未予理睬。

張學良考慮九.一八事變只是一個局部衝突,故不願在此時因抵抗而給日軍口實而使事件擴大。那麼張學良爲什麼害怕事情擴大呢?他畢竟是軍閥,他怕自己的軍隊因抵抗日軍而傷亡過重,他希望其它地方軍隊能夠增援東北,使自己可以保持實力,但未如願。

1990年6月17日和8月4日至6日張學良在接受日本廣播協會記者的採訪時,才有勇氣說出事情的真相。張學良說,當時中央政府的指示並不是不要抵抗,是我本身不想擴大事件,所以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因此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中未抵抗的責任推諉給國民政府。

新華網文章報導說,1931年10月10日馬占山臨危受命,19日夜抵達當時的省城齊齊哈爾。20日上午,就任黑龍江省代理主席、軍事總指揮。

誰不知道馬占山就任的是國民政府黑龍江省代理主席、國民黨軍事總指揮啊!

新華網文章報導還說,中國軍隊在江橋抗戰中雖然最終失敗了,但英勇的黑龍江守軍面對幾倍於己的敵人,斃傷日僞軍6000多人,自己傷亡2000多人。這就是打響中國東北抗日第一槍的江橋戰役。


1931年,黃金榮題詞「願人人都學馬將軍」!
我都看傻了,雖然通篇一個字沒提「國民黨軍隊」,只用「中國軍隊」來代替,可誰不知道1931年的政府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中國軍隊」就是國民黨軍隊啊。「自己傷亡」不就是國民黨軍隊傷亡了嗎?共產黨沒事表揚馬占山幹麼,他又不是張思德!

更蠢的是新華網還把搞得稀臭的黃金榮給「美化」了一通,新華網刊登的1931年《申報》的老照片裏竟然有黃金榮的題詞「願人人都學馬將軍」。題詞還在報紙的主要位置,這豈不等於告訴咱,1931年的黃金榮還不錯,不像共產黨建國以後宣傳的那樣。

中共人大剛剛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說臺灣必須要回歸到中共國懷抱,但今天出的這文章口口聲聲說國民黨黑龍江省代理主席、國民黨軍事總指揮馬占山是抗日英雄,國民黨軍隊是抗日的「中國軍隊」,這豈不是共產黨在抽毛澤東的嘴巴,自己摘下帽子總擺弄那幾個癒合不了的膿瘡嗎?

幹什麼哪?!慣說謊話假話的中共是不是讓《九評》給打懵了?


相關文章:

劉文彩五姨太平靜去世 引發不平靜的人生思考
中國兩次越南戰爭的根源內幕
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違反事實
宋美齡之死 顛覆中共抗日史詮釋 北京尷尬 (圖)

 
分享:
 
人氣:28,87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