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长生不老之药”和“亡秦者胡也”(图)
 
2005年4月16日发表
 

太岁(肉灵芝)的真面目!洗去腐殖土,露出
的表皮就象牛肉一样,呈现出橙红色
【人民报消息】“太岁”原非官名。秦始皇三次东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派遣燕人卢生去找寻“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所要寻找的“长生不老之药”就是“太岁”。可惜秦始皇没有找到“太岁”,反而病死在东巡途中,留下千古憾事。

何为“太岁”?据《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太岁”是一种软体生物,称为“肉芫”,“视肉”等。《山海经》指“肉芫”:“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晋代郭璞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明代神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肉芫”称为“本经上品”,有“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之功。

事隔两千多年,据报载,秦始皇所寻的长生不老之药“太岁”在内蒙古现身。2004年4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旗村农民张永平发现的一块软性不明软物,与传说中的“太岁”极为相似。这块不明生物长52公分、宽40公分、厚20公分,重25公斤,玉黄色,有弹性。正看像乌龟,后望像玉石,一侧看像鲶鱼头,另侧看像一只刺猬,且不断长大。

“太岁”此时现身颇有玩味。它寓意古人所求、古书所载的“长生”之物终是不虚。但其更深的含义会不会在提醒人们进一步发掘史前秦始皇寻“长生不老之药”背后的真正玄机?

当初秦始皇虽没能找到保命长寿的“太岁”,但实际上却找到了预防亡国的启示。燕人卢生带回的图书上说:“亡秦者胡也。”可惜秦始皇误读了这一天机,自想,这 “胡”当然就是北方的匈奴了。不料,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夺得帝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二世而亡,后人这才知道“灭秦者胡也”中所说的“胡”,并不是指胡人,而是指秦二世胡亥!

如今中共败象四起,退党大潮直逼百万门槛。千年“太岁”现世,把中国皇朝兴衰的主题再次提到面前。“长生不老之药”和“亡秦者胡也”之间的选择似乎同时摆在了当政者的面前。

 
分享:
 
人气:17,67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