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多图)
 
2006年1月4日发表
 

芝加哥东西方音乐艺术团在演出


【人民报消息】《二泉映月》是中国人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首二胡曲,如歌如泣的曲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沉浮,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经久不衰。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也指挥过这首曲子,他曾非常感动的说∶“《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可见这首曲子对于世界和中国震动都很大。

芝加哥的华人朋友将在2月4日欣赏到由杨逢时博士指挥、青年二胡演奏家戚晓春女士演译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跪下来倾听的”《二泉映月》

在本次新唐人华人新年晚会上, 观众朋友们将欣赏到由作曲家汪成用博士在中国民族音乐大师杨荫浏先生记谱的版本基础上,将其改编为由西乐协奏的二胡与弦乐曲,改编之后的“二泉映月”既保持了二胡的柔美,又发掘了西方弦乐的明亮。这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合壁,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二泉映月》以新的意境。毕业于美国斯坦佛大学音乐系的汪成用博士在接受芝加哥新世纪电视台采访时回忆道∶在学习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才知道《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经典,可以说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王先生介绍了《二泉映月》的几个特点∶

《二泉映月》是少有的由中国作曲家作曲的中国音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民族的音乐如果想在世界乐坛上占一席之地的话,没有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而仅靠民族的音乐遗产是不够的,它形不成一个音乐文化。阿炳本身也不是个作曲家,他是个民间艺人。但是《二泉映月》是少有的一首由音乐家作曲的作品,这个很难得。象其它作品如《平湖秋月》、《阳关三叠》等这样的一些组曲都是留传下的传统音乐,现在都不知道是谁作曲的。

其二,人们都说《二泉映月》是描写无锡惠山的优美景致,但实际上《二泉映月》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标题。直到杨荫浏教授去找到盲人阿炳请他录音。录下《二泉映月》的时候当时还不知道《二泉映月》叫什么名字,是在录完了以后,杨荫浏问阿炳,这首曲子叫什么题目,当时阿炳沉思良久最后说∶“就叫二泉印月吧。”他当时说的“印”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辉映的“映”而是“印”。说另外一位民族音乐大师曹安和,她是杨荫浏的表妹,当时也在录音现场,她当时就背了两句苏东坡的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当时大家都觉得有月有泉意境非常好。经过杨荫浏和当时另外一位民族音乐大师梁天授共同商量把这个“印”改成了辉映的“映”。可以说《二泉映月》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标题,她只不过是阿炳心中的一种感受而已。

搭起东西方文化桥梁的艺术团


杨逢时博士
1993年,怀著用音乐搭起东西方文化艺术桥梁的梦想,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杨逢时博士以她的学识与创造力在芝加哥率先建立了一个以宣扬“East Meets West”这一理念的非盈利音乐团体——东西方音乐艺术团。作为该团的音乐艺术总监,十二年来杨逢时带领东西方音乐艺术团在大芝加哥地区成功举办了无数次大小型音乐会,演出了大量该团自己创作的东西方音乐经典曲目。东西方音乐艺术团的音乐会为不少优秀的专业与业余的音乐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华人社区对东西方音乐的欣赏水准,推动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

自从1994年“丝路音乐会”在芝城的首创演出的功后,东西方音乐艺术团的音乐节目受到了中美听众与媒体的广泛赞扬与好评。1998年,杨逢时博士指挥东西方音乐艺术团在芝加哥首演由作曲家汪成用博士在中国民族音乐大师杨荫浏先生记谱的版本基础上改编的由西乐协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获得了成功,让中国的艺术瑰宝在西方的乐坛上闪烁著更加璀璨的光芒。

以二胡演绎人生感悟的戚晓春女士


戚晓春女士
看过首届新唐人华人新年晚会的观众们一定不会忘记一首二胡曲《春》,如泣如诉,委婉悠扬。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她的创作者和演奏者:戚晓春。

晓春,知晓春天,领悟春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而名字的主人、青年二胡演奏家戚晓春女士同样是恬淡不张扬,集古典美和诗意于一身。戚晓春女士6岁师从于二胡演奏和教育家王永德先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在1991年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国际二胡比赛中获表演奖。近年来戚晓春女士常在北美各地,如纽约、华盛顿、休斯顿、佛州、多伦多等城市表演。2004年9月在Treasures of China曾和好莱坞交响乐团合作电影《The Joy Luck Club》的插曲,受到观众热烈好评。2004年,她创作的作品二胡曲《春》被选中参加新唐人电视台全球华人首届新年晚会,好评如潮。

在表演方面,晓春介绍说:一个演奏者就要通过演奏把它诉说出来。演出前,她总要先想好这次要告诉听众什么,才会去演出。所以她在演奏时不紧张,因为觉得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对台下的一颗颗渴望沟通的心灵在诉说自己的一段心情,一个故事。


戚晓春女士
尤其二胡这种乐器本身就有很强的诉说性,戚晓春说很多听完《春》这首曲子的人都会感动的流泪,有人就说是不是这首曲子是一首悲伤的曲子,其实不是,《春》整个曲子平和向上,没有任何悲伤在里面,那为什么听的人会落泪呢?就是因为听众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被触动了。

在2006年芝加哥新唐人华人新年晚会上,戚晓春女士将和芝加哥东西方音乐艺术团演合作,用西洋乐器遥相呼应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二泉映月》。让东西方的艺术精华跨越时空,在新年晚会上交融在一起,共同赋予音乐更加丰富和深蕴的内涵,呈现给东西方观众,我们持目以待。

 
分享:
 
人气:16,19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