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爲中國準備過渡政府
 
作者:章天亮
【人民報消息】從大紀元發表鄭重聲明,呼籲退黨退團開始,迄今整整一年。退黨的爆發期始於2005年2月,轉眼「三退」人數即將超過七百萬。在網上談到「廣傳九評,解體中共」的文章發表了很多,實際上,「九評」和退黨運動的意義遠遠不僅是解體中共而已。

對於那些對中國社會在轉型期間可能出現社會動盪和對「後中共時代」政治格局心存疑慮的人,我們更應該向他們講清楚「九評」和退黨對於中國的建設意義。因爲他們自認爲是目光遠大的人,如果看不清第二步,就不敢或不願邁出第一步。這裏不僅有中國的「知識份子」,也有西方的政要。

2005年3月19 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DC的國會山前舉行了慶祝37萬人退黨的集會。我當時談到:「外在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並沒有摧毀中共,今天我們看到精神的力量正在解體中共。這是我想提醒所有人注意的——改變中國的第四種力量。」同時也談到了,這是中國和平轉型到自由社會的開始。[1]

幾個月以來,我們反覆強調退黨將推動中國的和平轉型,具體的數據和論證限於篇幅不再贅述,請參見[2]和[3]。高智晟律師和唐子、今鍾、羽林翼等作家學者也在觸及這個和平轉型的問題,但是隻有這些人的努力仍然不夠,還需要普通民衆的廣泛共識。只有中共才把「徹底打碎一箇舊世界」作爲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前提,而實踐證明,中共這個邪教組織只有破壞性,而沒有絲毫的建設性。

「九評」與退黨的建設意義在於:我們對於現狀採取「好的留下,壞的去掉」的態度。對每個共產黨員的個體來說,留下他們好的一面(人性),去掉他們壞的一面(黨性)。對於每一個黨外人士來說,留下他好的一面(良知),去掉他壞的一面(黨文化的洗腦)。對於這個國家來說,留下他好的一面(政府職能),去掉他壞的一面(「黨的領導」)。

可以說,「九評」與退黨,對於中國人、對於各級黨員、對於整個國家進行剝離「中共邪靈」附體的操作,這種剝離是無痛苦的剝離,是從肉眼看不到的空間進行剝離,是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過程。

如果說,和平轉型的意義還僅在於從「共產社會」到「非共社會」的過渡,那麼「九評」退黨推動的社會和解運動,則對「後中共」的中國意義深遠。詳細內容請參見[2]。

深想一步,退黨不僅僅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和平轉型之路,也不僅僅開啓了全社會的和解之門。如果說法輪功的傳出標誌着中國社會道德重建的開始,法輪功的迅速發展使所有法輪功弟子走向道德昇華、境界提高的大道,那麼「九評」和退黨運動,就在把這種道德覺醒推向全社會,無論是否是法輪功弟子,都能在退黨這一場正邪較量中達至良知的復甦。這種良知復甦,爲未來的中國準備了道德基礎。

中國的正義力量正在退黨運動中進行整合。如今已經整合了將近700萬人。

再進一步分析。我們知道,「九評」是九評「共產黨」,而不是九評「共產黨員」,因此這實際上是對所有黨員和中共附屬組織成員的一次挽救,這裏面要救的人還包括胡錦濤。讓他們有一個告別中共邪教,選擇新生的機會。這種浩蕩的慈悲是史無前例的。

當然,至於每個人是否願意回應這種挽救,那就是其個人決定了。有鑑於此,每個黨、團員在讀「九評共產黨」的時候,不妨暫時放棄他的黨員身份,站在「黨外」去讀,讀過了之後,再想想是否還要回到「黨內」。先置身於共產黨之外去看清中共的罪惡,然後再反思自己在中共體制內應該承擔的責任,並因此而懺悔贖罪——退黨並廣傳九評,勸退其他人。

如果我們真的關心中國的轉型和未來的安定,那麼我們還要看到:「九評」和退黨所凝聚的正義力量也爲中國的「後共產黨時代」準備了過渡政府。

首先,退黨的人是有良知的。在中共仍然掌握着暴力機器的情況下,退黨畢竟存在一定的風險,利益很可能會受到損失。甘冒風險也要做正確的事,沒有良知是做不到的。

第二,退黨的人是有理性的。他們能夠跳出黨文化的洗腦,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問題,對中共的罪惡和謊言進行反思。

第三,退黨的人是有眼光的,尤其是最初宣佈退黨的人。在中共貌似強大的時候,能夠看到中共的虛弱,能夠看到中共近期就會滅亡的結局,這是沒有眼光的人辦不到的。

第四,退黨的人是有勇氣的。「知恥近乎勇,」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難道不是勇氣的展現嗎?

如果一個人是有神論者,就要看到中共的邪教本質,就要知道離開中共是一件神所喜悅的事;如果是一個無神論者並有志於在後中共時代的政府架構中有所作爲,也應該知道如果不唾棄中共,那麼到中共被唾棄的時候,他們作爲中共的成員也將被一同唾棄。

無論是相信「君權神授」,還是相信民主選舉,未來的政府重任也只能落在告別中共的先行者肩頭。離開中共越早,就越是良知、理性、眼光、勇氣以及胸懷的展現,甚至是未來各級政府競選時的選票來源。

法輪功弟子已經一再強調不參與政治,不謀求權力,「後中共時代」的中國更需要其他「有志有德」的人蔘與公共生活的管理。退黨人數達到700萬,對於胡錦濤來說「神和人民給你的時間是有限的」,對於其他人,包括中共的各級黨員、中國的知識份子、普通民衆乃至希望在未來政府有所作爲的人,所剩的時間何嘗不是有限的呢?

參考資料:

[1]. 改變中國的第四種力量
http://www.dajiyuan.com/gb/5/3/20/n858001.htm

[2]. 退黨是走向社會和解的第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gb/5/10/17/n1087727.htm

[3]. 九評退黨──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
http://www.dajiyuan.com/gb/5/11/21/n1127201.htm

2005年1月4日於華盛頓DC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流通快!大陸人民幣上退黨聲明與日俱增 2006/1/3 (18,114次)
全球退黨服務中心:全民「三退」辭舊迎新 2005/12/31 (103,146次)
張孟業呼籲中共政權主席胡錦濤退黨 2005/12/29 (18,448次)
讀者投書:新發現的加密退黨方式 2005/12/29 (19,924次)
郝鳳軍爆內幕 令臺下聽衆驚呼 2005/12/29 (26,147次)
唐柏橋:高律師退黨大家跟上才對得住良心 2005/12/28 (18,045次)
圖片報導:全球首枚退黨郵票誕生 2005/12/27 (18,958次)
高智晟:退黨才能徹底解決中國存在的問題 2005/12/26 (19,893次)
東洲泣血驚天地 華夏退黨起高潮 2005/12/23 (21,599次)
羅幹賺錢的道道兒賊多(圖) 2006/1/7 (32,075次)
聞聞有味兒!江姘頭陳至立手上忒大的肥肉(多圖) 2006/1/7 (56,256次)
小笑話:薄熙來下基層 2006/1/7 (28,026次)
小笑話:最近華萊士採訪江澤民 2006/1/6 (25,782次)
沙龍病危給胡錦濤這個極其重要的啓示(圖) 2006/1/6 (25,850次)
怪事!派出所所長一腳把這球踢給了專家 2006/1/6 (29,240次)
賈春旺把頂頭上司羅幹給告了(圖) 2006/1/5 (40,052次)
這篇新聞不能不在網上流通(圖) 2006/1/5 (28,260次)
月亮姑娘那厚厚的污垢外套掉落灰塵(圖) 2006/1/5 (44,289次)

真不是咱想噁心自己(圖) 2006/1/5 (27,967次)
薄一波常感嘆!從姜維平提前釋放所想到的(圖) 2006/1/4 (50,340次)
飛出鳥籠!新京報釋放兩副總編是大陰謀(多圖) 2006/1/4 (37,572次)
一張給人視覺衝擊極大的圖片(圖) 2006/1/3 (35,883次)
江羅該準備準備 薩達姆請求這種死法(圖) 2006/1/3 (33,920次)
小笑話:王冶坪與江澤民的交易 2006/1/3 (41,683次)
美前總統卡特和江澤民卸任後誰發傻(圖) 2006/1/3 (44,691次)
劉伯溫求雨和我爹求雨的故事(圖) 2006/1/3 (22,603次)
羅幹給胡錦濤喉嚨插把刀(多圖) 2006/1/2 (44,786次)
5天破案挨網友罵 新華網淨拿羅幹開涮(多圖) 2006/1/2 (33,111次)
小宋生孩子不管傳遞 俺親自給老江這消息(多圖) 2006/1/1 (44,256次)
新華社《內參》和黑龍江省委書記下臺(多圖) 2006/1/1 (37,690次)
被我拒絕幾次 他依然從大老遠跑來 2006/1/1 (23,717次)
人民報恭祝各位新年好!(圖) 2006/1/1 (21,077次)
2008奧運沒做好準備的根本原因(多圖) 2005/12/31 (120,683次)
天人合一:太空的節日禮物(圖) 2005/12/31 (32,996次)
也是英雄!了不起的丹麥主流媒體駐滬記者(圖) 2005/12/31 (24,727次)
教宗爲和平祈禱 小胡拿自己耍笑(圖) 2005/12/31 (34,340次)
一篇令我睡意全無的文章(圖) 2005/12/31 (36,000次)
危在旦夕!羅幹已對胡錦濤直接下手! 2005/12/30 (48,653次)
別跟我侃科學!四個月女嬰長髮披肩 2005/12/30 (31,367次)
慘不忍睹的老江圖片!中共調整四省(市)頭頭職位(圖) 2005/12/30 (41,282次)
小笑話:薄熙來憑這當副總理(圖) 2005/12/30 (34,160次)
愈演愈烈!中共高層一個解不開的迷(圖) 2005/12/29 (49,537次)
小笑話:羅幹要求老規矩 2005/12/28 (26,639次)
黃麗滿有麻煩!溫怒斥活人死人空額通吃(多圖) 2005/12/28 (36,34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