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九評四週年 4500萬退黨 全球聲援(多圖)
【人民報消息】2004年11月20日,將永載史冊的雄文鉅著《九評共產黨》大紀元網站上正式發表,至今已經四週年。從11月15日開始,美國、加拿大、臺灣、香港、澳大利亞等地的各界民衆紛紛舉行大型集會遊行,慶祝《九評共產黨》發表四週年,聲援中國4500萬勇士退出中共。

爭當福音天使 讓光明早日到來





11月23日,香港慶祝九評四週年,聲援4,500萬中國民衆退出中共集會現場。

在香港11月23日舉行的大型集會上,全球退出中共服務中心主席高大維透過網絡電話發言道,《九評》從根本上揭示了中共的邪靈本性和邪教特徵,象九把利劍剝開中共用謊言和暴力編織的畫皮。《九評》如春風、似甘露飄灑在被中共惡黨毒枯了的神州大地,所到之處,人心覺醒,良知復甦,人性迴歸,正氣上升,並迅速在飽受中共邪靈毒害的中國同胞中引起強烈反響,觸發了中華兒女埋藏在心底的道德、良知和正氣,人們紛紛以聲明退出中共黨團隊的方式,與中共邪黨劃清界限,從而得到身心的解脫。

高大維接着回顧《九評》發表四年來中華兒女精神覺醒之路說,2005年11月,九評發表一週年,三退人數達到590萬,中共邪靈的根被中華兒女連根扒起;2006年11月,九評發表二週年,三退人數突破1500萬,中華大地民心覺醒,黨心崩潰;2007年11月,九評發表三週年,三退大潮突破2800萬,「天滅中共」的跡象到處在展現;2008年11月,九評發表四週年,三退大潮突破4500萬,中共毒瘤急速潰爛,毒害全球,正被全球譴責和唾棄。

高大維指出,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中共邪惡統治的存在,就是中華民族大的不幸,是中國一切天災人禍的禍根。僅從 2008年頻頻發生的大雪災、洪災、礦難、西藏血腥、四川大震、豆腐渣工程,金融災害以及毒奶兇禍事件中,人民已經領教了中共邪靈亂我中華的切膚之痛;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領悟到:「天滅中共」,就是「天佑中華」;中華民族通往未來的道路,就掌握在每一箇中華兒女手中。

高大維說,今天,「退黨保命」,「退黨保平安」已經成爲中國人見面最真誠的問候語和最善意的祝福語,而許多已經覺醒的民衆已經在默默地幫助法輪功學員傳九評、促三退,有的還成立了退黨服務中心或服務點、站。

高大維最後呼籲,人人都從自我做起,爭當傳播九評和三退福音的天使。人人都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一個一個做起,把他們從馬列共產邪教的束綁和控制中解脫出來。加速消弱和解體中共邪黨,抑制中共惡黨在解體前對中國人民的傷害,讓中華民族光明的未來早日到來!

放棄幻想 退出中共 迎接新中國




加拿大東部地區退黨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公石在集會上發言。

11月22日下午,加拿大東部三市多倫多、渥太華和蒙特利爾的退黨服務中心,在蒙特利爾的唐人街中山公園共同舉辦了紀念《九評》發表四週年,聲援4500萬中國人退出中共的大型集會。加拿大東部地區退黨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公石在集會上發言指出,4500萬這個數字是加拿大人口的一倍半,是美國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中國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但是考慮到中共邪黨對互聯網的封鎖,更多大陸民衆由於沒有退黨渠道,無法登陸大紀元網站公開聲明退黨、退團、退隊,實際的人數可能是一億、兩億甚至更多,足以令中共心驚膽寒。



臺中市議員劉國隆在集會上發言。

11月16日,臺灣台中舉行大型集會遊行,臺中市議員劉國隆在集會上強調,臺灣與大陸之間只有自由與極權的問題,他要恭賀大陸4500萬退出共黨的中國人,只有共產黨消失,世界才會有和平。他認爲,一個會盜取人民器官與用黑心產品毒害自己國家小孩的政權,是不可以期待的,所以開放三通後,來到臺灣的中國人,歡迎一起加入退出共產黨的行列。



前山西省科技家協會祕書長,中國民主改革人士賈甲先生在集會上發言。

11月15日,前山西省科技家協會祕書長,中國民主改革人士賈甲先生在新西蘭集會上表示,中共黨員也都是中共獨裁統治的受害者,他們都早已看到中共必將滅亡的下場。他說:「廣大的黨員幹部、軍人、武警和公安、國安幹警都是中共獨裁殘暴政權的陪襯、擺設和工具。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利,也飽受着中共的愚弄、壓榨和奴役。他們對中共的腐敗墮落、專制獨裁和兇狠殘暴的極權統治早已是深惡痛絕、怨恨在心,早已看透了中共必遭清算和葬身火海的必然下場。」賈甲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希望國內和逃亡海外的中共黨員都站出來,這才是解體中共、保全性命的有效途徑。



北加州退黨中心代表馬有志博士在集會上發言。

11月15日,舊金山灣區民衆在中國城花園角廣場舉行了「聲援4500萬勇士退出中共」大集會。北加州退黨中心代表馬有志博士表示,四年前,大紀元發表了《九評共產黨》社論,揭露了中共的本質。有些人認爲今天中共改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毒奶事件就是中共維護私利的所爲,爲了利用奧運給自己塗脂抹粉,讓中國人喝毒奶再延長40天,使千萬個小生命的腎臟受到傷害,甚至死亡。他呼籲,不要對中共報有幻想,它持續一天,中華民族的惡浩就會繼續一天。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覺醒,退出中共,早日結束中共暴政,迎接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國過渡政府就中共祕密處死楊佳發表聲明(圖) 2008/11/27 (24,398次)
她推醒着沉睡中的我們(圖) 2008/11/24 (102,362次)
驚天動地卻被人忽視的三件事(圖) 2008/11/24 (20,414次)
香港退黨大集會現場驚現優曇婆羅花(多圖) 2008/11/23 (27,199次)
爭當福音天使──全球退黨中心主席香港發言(多圖) 2008/11/23 (19,284次)
中共第一禁書 影響力鋪天蓋地(圖) 2008/11/23 (22,246次)
撥開你的疑雲!45,000,000是這樣造就的 2008/11/23 (21,150次)
一名北京警察的聲明 2008/11/22 (15,590次)
無罪聲明震撼中共法庭 結束悲劇刻不容緩(圖) 2008/11/21 (22,971次)
公安部長孟建柱請辭 2008/11/28 (47,739次)
楊佳沒有殺警!我留下這些網照(多圖) 2008/11/27 (52,766次)
驚人內幕!周永康現場指揮處死楊佳 2008/11/26 (46,188次)
外長楊潔篪的苦惱向誰訴說(圖) 2008/11/26 (37,229次)
新華網圖片!中共承認冤殺楊佳(多圖) 2008/11/26 (54,844次)
這三個新聞排在一起傻子也奇怪(多圖) 2008/11/26 (39,355次)
八個字!老毛的最愛牽出了他的最恨(多圖) 2008/11/25 (41,267次)
捅破神話!除了鄧,誰也不敢這樣做(多圖) 2008/11/24 (44,080次)
江氣瘋!黃麗滿提拔李鴻忠反成烏眼兒青(多圖) 2008/11/23 (44,296次)

不昏頭的話:老江小薄看這圖片哆嗦(圖) 2008/11/21 (39,448次)
「大褲衩」殃視大樓有了新學名(圖) 2008/11/20 (30,893次)
大聯想──幾輛被翻倒在街的警車(圖) 2008/11/20 (32,371次)
賀國強:重慶再沒有一個幹部比薄熙來更蠢(多圖) 2008/11/19 (51,047次)
北韓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做出重大決定(多圖) 2008/11/18 (41,070次)
小笑話:江姨外甥吳志明即將下臺的原因 2008/11/18 (33,351次)
金融峰會圖片!布什這小子實在太狡猾(圖) 2008/11/17 (33,925次)
小胡,周永康這麼對付你爲了什麼?(多圖) 2008/11/17 (39,053次)
歌唱家翻唱《真的好想你》催人淚下(視頻) 2008/11/17 (33,267次)
從劉曉慶送錢惹出癡呆兒說起(圖) 2008/11/16 (38,564次)
碰到躲不過的難時,請記住俺姐夫的這個故事(圖) 2008/11/16 (32,706次)
小笑話:李長春下緊急指示 2008/11/15 (28,433次)
開除黨籍公職!中共恨不得掐死楊湘洪的原因(圖) 2008/11/15 (33,084次)
太可怕了!這樣的短信一流行,黨不能不垮(圖) 2008/11/14 (37,360次)
讓人心跳!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生物(多圖) 2008/11/14 (31,947次)
?!這種圖片怎麼可以擺在新華網(圖) 2008/11/14 (32,526次)
奧巴馬,你根本就不配當美國總統(多圖) 2008/11/14 (26,269次)
不是拿嘴說說的,一樁奇事 2008/11/14 (34,666次)
商務部出麻煩!薄熙來只能躲過初一(圖) 2008/11/13 (38,167次)
汪東興神祕一笑──老毛盡裸(圖) 2008/11/13 (45,185次)
美國華府肯尼迪中心歌劇院將上演神韻(圖) 2008/11/13 (14,336次)
難怪元老要把周永康踢出政治局常委會(圖) 2008/11/12 (44,516次)
中共在楊湘洪出走後的新癡呆(圖) 2008/11/11 (29,089次)
哈!這位千萬樂透得主不會早亡的祕密 2008/11/11 (31,195次)
高層醞釀讓周永康下臺 2008/11/10 (39,800次)
單就這一點,楊佳案審理無效(圖) 2008/11/10 (30,04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