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是天災還是人禍──天干地裂 中共還在瞎折騰(圖)
 
2009年2月1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作者李天笑2月19日在網上發表文章《特大幹旱 是天災還是人禍》道,中共建政60週年遇上了60年不遇的大旱。持續3-4月的旱情肆虐着大半個中國:農田龜裂,麥苗枯萎,飲水斷源。8省區達重度乾旱或特旱。442萬人、222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

文章道,但中共媒體直到2月4日才突然把乾旱列爲重大報導專題,好像旱災與地震一樣是突然爆發的。中共當局又犯了報導薩斯病、大雪災、汶川地震的老毛病,不把人民生命財產當回事,對災情抱着饒幸的心理,能瞞則瞞,能拖就拖,實在瞞不過去了,地裂苗枯了,才開始報導,才開始搶救。

同時中共媒體創新式地組織起「臉盆救災」。媒體上競相刊登軍隊從河裏用臉盆傳水接力,一盆一盆地將水送到地裏。且不說臉盆傳水會有多少水會在傳遞中潑掉,這種傳水救災能達到效果的只是宣傳表演,不會有多少真正的灌溉作用。這與用身體當沙包堵洪水和靠雙手刨廢墟救人一樣,是典型的黨文化作秀和瞎折騰。

導致大旱災的原因固然有不下雨的因素,但更多的卻是中共政策的人禍。如果有完善的水利設施和灌溉能力,乾旱並不一定成災。中共近30年政策造成難以抵禦自然災害的現狀,才是乾旱成災的重要原因。

自古以來,中國作爲農業大國,保障農田灌溉是歷朝歷代列爲頭等重要的問題。興修水利一直都是各級地方官員愛民和政績的體現。大禹治水、都江堰、鄭國渠等都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典範。

中共當局雖然年年都發一號文件強調農業投入,但實際上,在實行分田到戶、包產到戶後,當局政策傾向都在都市和賺錢的領域,對農業投資嚴重不足。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對農業的投入總量雖然有所增長,但增長率卻連年遞減,從上世紀8 0年代的12%,下降到近年的8%,而歐美國家的農業開支一般佔財政總支出的20-50%。由於投入減少,農業對GDP的貢獻也逐年減少,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本來包產到戶後,主幹水利工程仍應該由當局管理維建。但中共籍改革名義推卸當局水利管理責任,把水利包袱卸給農民,撒手不管,造成農業水利荒蕪,農業基礎脆弱,以致無法抵禦乾旱災害。1978年以前,曾有8.6萬多座水庫,水澆田7.3億畝,而近 30年來卻僅新修了800多座水庫。這些水庫水渠工程大多因無人管理老化失修或已荒廢了。大型灌區主要水利建築物有40%左右需要維修,中小灌區50%左右需要維修。目前水庫僅能控制年徑流量的19%。目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5%,發達國家則爲70% 左右。全國一半以上的耕地無水利設施,主要靠天吃飯。現有水庫容量由於淤積而急劇減少,形成澇時分洪量不行,旱時儲水量不足,大面積乾旱來了根本束手無策。

此外,中共還犯了打井取水的決策錯誤。中國北方缺水,中共採取打井取水。十年打了200多萬口井,雖解決了早些年的飲水和乾旱問題,但水越抽越少,現在已到無水可抽的地步。

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共各級政權不顧農民生計,只熱衷追逐GDP,圈地賣地、發展小工業,以此作爲升官的政績。在中共官員看來,花錢修水利發展農業對GDP貢獻小,甚至無貢獻,得不償失,導致很多地方重工輕農、重商輕農,農業發展缺乏資金和人力支持,水利基礎設施滿目蒼痍。有的地方水源就在幾百米外,卻引不過來。

雖然中共也採取臨時措施,如人工降雨、國家財政補貼(1月23日和2月5日分別撥出 1 億元和3億元)等。但人工降雨只不過「潤溼了空氣」。而財政補貼由於中共官場腐敗的「漏斗」規則,真正用到農民和農業上的大打折扣。再由於基礎水利極差,欠債太多,農民的整體情況不可能立時改善。因此,旱情很難立即緩解。

在中共撒手不管水利的情況下,農民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種地風險極大。河北大部份地區一畝地小麥最多賣到800元,而秋季耕地、玉米秸稈還田大約要90元至100元,小麥種將近100元,施肥200 多元,正常澆灌費用約100元,另外還有夏季收割費用50 元左右以及農藥等其他開支,最後收入一般不會超過300元。遇到大旱,抗旱一畝地至少要澆兩遍,而電費和其它成本要200多元,再加上乾旱導致的減產,種地篤成爲賠本買賣。農民當然願意進城打工,不願種地。而農民越不肯種地,土地產出率就越低,對農民的吸引力就越小,甚至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爲什麼中共高唱抗旱讚歌、農民卻放棄救災的根本原因。

水利本應由當局承擔,但中共卻統統卸給了農民。打井抽水也好,建壩開渠也好,中共都是始亂終棄。因此,釀成今年這樣的災情,中共是推卸不了責任的。這次大旱成災並非偶然,是自然對中共倒行逆施行爲的回應。這樣的旱災稱爲人禍反而更合適一些。



***************************************************************

2009神韻全球巡演時間表及購票信息


 
分享:
 
人氣:18,16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