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天文学家对一组罕见的,相对年轻的星系进行了研究,这些星系中具有一种一般只存在于较年老星系中的特殊震荡现象。这项研究的合作者,来自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的天文学家安德鲁•格林(Andrew Green)先生说:“它们是宇宙中的活化石,我们原本没有料到它们会存在于今日的宇宙之中。”
科学家们认为这一项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恒星形成的过程。格林先生说:“尽管我们居住在一个星系——银河系之中,我们附近也确实有一颗恒星——太阳。但是我们对于星系是如何形成并演化的,以及恒星是如何从原始气体中聚集形成的所知甚少。”
由“星系-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计算”(GIMIC)
模拟的图像。
上面是一幅由“星系-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计算”(GIMIC)模拟生成的图像,和实际观测到的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很类似。图像中可见较冷的气体(红色)流向漩涡星系,为那里的恒星形成提供所需物质。这一剧烈的恒星形成过程造成了强烈的外向气流流动(蓝色)。
这是一个具备恒星新生区的星系模拟图像。新生恒
星驱动剧烈的星风,图像上用绿色和青绿色表示。
在早期宇宙中,三分之二的星系是那种巨大的旋转圆盘。让人捉摸不透的是,在这些古老的星系中的恒星风的变化率要比今天的盘状星系要大5倍。科学家们曾经针对这种震荡提出了几种假设,但现在发现这些假设都是错误的。
格林和他的同事们对距离地球10亿光年内的65个正孕育新生恒星的星系进行了研究。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大约等于10万亿公里。他们观察到,其中11个星系中的星风速度变化率和那些较古老的大质量星系一致。
对此,研究人员们意识到原先假设的多余气体或矮星系“掉落”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行不通,因为对于古老星系而言,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当时矮星系数量较多;但是对较年轻的星系而言,周边的矮星系几乎几乎消耗殆尽。
然而,格林和他的导师兼合作者卡尔•格雷布鲁克 (Karl Glazebrook) 及其他同事却注意到这些星系中星风的变化率和其中恒星的形成速率存在相关性。这一现象暗示,可能一直以来就是这些新生恒星释放的能量形成了这些星系中的这一神秘震荡。
格林表示:“我们完全有信心认为,所有的旋涡星系,包括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必定在过去也存在过恒星的高产时期,以及随着而来的这种震荡现象。”
这个新的设想有多大的真实性呢?以后会不会被新的发现推翻呢?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人类对大自然和宇宙的认识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的重新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