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重庆千人红歌团进京奏响“亡国”之音
 
——──“红歌”不是歌
 
郦剑锋
【人民报消息】当下,“红歌”在中华大地似有泛滥成灾之势。11日,重庆“千人红歌团”进京,“深入心脏地区”演出。这个阵势好像很少见,就是在人人疯狂的文革年代,除了红卫兵小将进京那种规模,在其它场合是难得一遇的。姑且不论唱什么,近千人的超庞大队伍就足以让人吃惊,甚至恐怖了。

俗语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抛开官场政治权力斗争这些不谈,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主要部份,“红歌”现象确实值得深思。因为目前已经演变为这样一种情况:居民个人的手机和家庭用的座机电话都被“红歌”占据,你一打一接电话,就有“红歌”铃声,想不听都不行!询问电话服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是谁设的,她说“先生,这是免费使用的,怎么要取消呢”?看样子这也属于一种“被铃声”、“被听”吧。

对中共而言,它把什么东西都抓得死死的,权力、金钱、财富……;什么它都想管,连你生几个孩子不也是它的计划生育说了算的吗?一个贪得无厌视人民为草芥的独裁者,在一个特殊时期不经人家允许,主动把某种东西免费奉送,如此慷慨大方,当然让人生疑,因为它从来都是“夺取”而非“给予”,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嘴里的肥肉施舍给别人。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主动献上来的“礼物”,我们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至少,冷静思考一下打上一个问号还是应该的,免得吃亏上当。

可能大多数人会说,不就是几首歌曲吗?值得那么大惊小怪、小题大做?表面上似乎是这样,但你仔细分析就并非如此了,什么事情到了中共那里,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政党各国都有,它是一个组织,国外叫作PARTY,可以自愿加入或退出。但在中共则截然不同了,交党费、宣誓效忠(把生命交给党),入党是向上爬的唯一途径,是攫取更大权益的不二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国外没有的。所以,中国古代对党的解释是“尚黑”,意思是“崇尚黑的”,孔子强调要“君子不党”。

再比如,贪污腐败和独裁也是古今中外都有,但像中共那样运用到极致的却没有,简直无以复加,古代仅是少数人贪腐,中共则是整个体制性、制度性的腐败。

歌曲也是一样。本来是不分什么“黑”、“红”的,对人而言不过是首歌而已,娱乐嘛。然而,歌曲于中共来说不仅有“红”、“黑”之分,更是赋予它以特殊的含义与作用。

第一,“红歌”是一种政治。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不与政治密切相关,什么都是政治。经济是政治,所以叫政治经济学;生孩子是政治,超生罚款,所以要计划生育;体育是政治,所以要为国争光,得冠军要先感谢党和政府;当然唱歌也不例外,要唱“红歌”,要歌颂“主旋律”,就是说怎么唱、唱什么都是政治的体现,讲政治涵盖了包括唱歌在内的一切领域。

第二,“红歌”是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统治的需要。文革中“八个样板戏一部作品(指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外加歌颂党的歌曲,除此文艺舞台上鲜有其它,今天又大唱红歌。这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中共也没把红歌当作普通的简简单单的歌曲来对待,而是作为它统治的一种可资利用的工具。“红歌”、“红色文化”眼下沉渣泛起大肆流行即是明证。

第三,“红歌”是愚弄、欺骗人民,给人民洗脑的手段。用歌曲愚弄、戏耍、欺骗,给人洗脑,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十分罕见。中共做到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成功”,所谓“老歌”、“革命歌曲”等“红歌”曲目,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甚至你不去想它,它也会突然从头脑中反映出来。有人至今还很喜欢听、喜欢唱,单位搞活动,唱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歌曲;有人虽然歌词记不住,但曲调却能哼上来。这些现象在当今中国都非常普遍地存在,相当数量的人都被“红歌”洗了脑。

第四,“红歌”是灌输党文化的工具。中共几十年不停的宣传,用尽了一切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党文化已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歌曲也是其中之一,也成了传播党文化毒素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红歌”也好,党文化也好,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有二:一是歌颂党,把党比作“母亲”、比作“妈妈”;一是颂扬“盛世”,鼓吹“好日子”的。最终把人引向唯党是听,党才是一切,因此党才是“红歌”的唯一目的。

而且,用唱歌这种表面喜闻乐见的形式,无形之中谁都不会拒绝,可谓用心良苦,杀不用刀。

历史上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因之被后世讥讽为“千古不会笑的人”——她的一笑使国家亡国;历史上还有“靡靡之音“的故事,商纣王的乐师师延一曲“亡国之音”,同样也使纣王走上了不归之路。在讲求“诗言志,歌咏言”和文以载道的中国古代,歌曲和琴棋书画等一样,无疑是一个人、一个社会思想、道德、志向以及社会风尚、价值取向等的反映,所谓文如其人、功夫在诗外是也。好的文艺形式包括歌曲能够促人奋发向上,愉悦身心;不好的歌曲则会使人颓废,萎靡不振,甚至败坏世风,使国家走向毁灭。这些历史的教训言犹在耳。

中共为了维护统治可谓费尽了心机,使出了浑身解数,刀笔并用,十八般武艺都派上了用场。简直可笑又可怜。因为历史是不以一个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靡靡之音”足以亡国,这样的“音”或“歌”只能是亡国的载体、标志。对中共和中国人民而言,“红歌”同样不是歌,它是一碗妄图继续愚弄、麻醉、谋害中国人的毒酒和毒药。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只有疯狂了才会像中共那样,气急败坏,完全失去理智。但物极必反,“红歌”的蔓延反映了中共的饥不择食,迷不择路,黔驴技穷。如同历史上的“亡国之音”一样,“红歌”也必然促使中共的解体。因此,“红歌”就是中共邪党的末日写照。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大窝脖儿!薄三儿率千人红歌队闯京要官(多图) 2011/6/13 (65,041次)
企图延缓末日 中南海担心局势即将失控 2011/6/4 (23,768次)
红歌——魔鬼的末日召唤 2011/5/26 (19,248次)
中共宣扬世界末日预言的原因(图) 2011/5/15 (35,176次)
迎江姘 台湾惊见闻所未闻的龙卷风(多图/视频) 2011/5/12 (187,366次)
精彩网语 不唱红歌不知道 2011/5/10 (246,097次)
红歌唱响末日庆典(图) 2011/5/10 (20,196次)
中共“国母”宋祖英台北唱红歌(视频) 2011/5/9 (147,625次)
“红歌”能救中共吗 2011/5/8 (18,974次)
薄熙来与遭绑架的冰舞运动员关雪婷(多图) 2011/6/19 (69,021次)
北京对马英九不耐烦了(图) 2011/6/18 (52,644次)
薄熙来的神经绷到最危险的程度(多图) 2011/6/17 (73,936次)
半笑话:薄熙来,不能把儿子培养成“瓜裂裂”(多图) 2011/6/17 (144,630次)
不是玩笑,国徽在女子戒毒所庄严着(图) 2011/6/16 (42,612次)
这是咋儿说的!蜱虫进驻中共中央所在地(图) 2011/6/16 (147,979次)
62年首次!党称自己是“中共”(多图) 2011/6/15 (57,193次)
美人鱼!21年后中共为何删除这段报导(多图) 2011/6/15 (72,995次)
我打赌,你绝对孤陋寡闻(图) 2011/6/14 (50,687次)

红色幽默:扮演毛泽东特型演员谁最像(多图) 2011/6/14 (69,646次)
大窝脖儿!薄三儿率千人红歌队闯京要官(多图) 2011/6/13 (65,041次)
李庄的生命已经不属于自己(多图) 2011/6/12 (44,918次)
若如此…台湾的未来可怕(多图) 2011/6/11 (46,093次)
马总统终于出来说话了(图) 2011/6/11 (41,163次)
换个脑袋看这个童话般的真实故事(多图) 2011/6/11 (58,841次)
人祸给美国带来天灾(多图) 2011/6/10 (120,994次)
黑色幽默:凤姐她妈天天做客新华网(图) 2011/6/9 (122,465次)
公诉毛泽东!铁流奇迹存活的使命(多图) 2011/6/9 (62,105次)
小女子李娜与她的恩师莫滕森(多图) 2011/6/8 (57,626次)
哇塞!宋祖英听汇报比江绵恒牛(多图) 2011/6/7 (63,857次)
精彩网语!薄熙来与“共产党万岁” 2011/6/7 (276,524次)
黑色幽默:老毛:薄三儿,你小子还嫩(图) 2011/6/7 (62,083次)
外星人在俄搞出令人忧心的麦田图案(多图) 2011/6/6 (58,456次)
李娜传奇故事的核心: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多图) 2011/6/5 (45,555次)
新华网头版头条咋这…那个呢(多图) 2011/6/5 (41,933次)
半笑话:薄书记拒修复模特乳头(图) 2011/6/5 (128,065次)
中共六四何必再挠破另一块癞疤(多图) 2011/6/4 (33,254次)
呵!六四 中共说自己刀枪不入(多图) 2011/6/4 (33,506次)
惊掉眼珠!六四前夕的中共政府要闻(图) 2011/6/3 (34,493次)
台湾非常事件!萧万长宁归隐 不当卖国贼(多图) 2011/6/3 (38,552次)
江爱恨有加!薄三儿啃赵本山脚后跟(多图) 2011/6/2 (65,217次)
半笑话:薄熙来没条件搞“近亲繁殖”(图) 2011/6/2 (125,257次)
看中张柏芝!李长春拆其婚姻赛拆房(多图) 2011/6/1 (83,144次)
儿童节 这个奖赏48年来依然红火不衰(图) 2011/6/1 (54,702次)
六四快到了,中共出这图片吓唬谁(图) 2011/5/31 (38,904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