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不吃「地溝油」 怎麼這麼難?
 
玉清心
 
2011年9月2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地溝油,是從居民下水道生活污水中撈取漂浮的廢油,經過過濾加工,可變爲生物柴油等。有人把地溝油在各國的待遇做了一個對比。美國:誰產生誰負責,付費讓垃圾公司處理;荷蘭:做飛機燃料;日本:政府高價回收當燃料;德國:餐館與政府簽訂「地溝油回收合同」;英國:專設廢油垃圾桶;中國:吃了。

六十年代日本也有地溝油問題發生,但沒有「屢禁不絕」,「愈演愈烈」。如何解決的?首先嚴格立法、執法。日本的地溝油現在都由專業回收公司回收,並以較高價格賣給了日本政府。政府統一將這些地溝油提煉後用作了垃圾車的燃料。在日本和很多發達國家,沒有人打地溝油的算盤了。

半個世紀過去了,地溝油悄悄地流向中國人的餐桌,大有堵不住截不斷之勢。專家推算,每年吃進去的地溝油,佔中國人食用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專家斷言,要想禁絕地溝油上餐桌,在中國得花十年以上時間。

難道中國人不想吃「地溝油」真有這麼難嗎?中國的地溝油災難究竟是誰的錯?

一個農民模樣的人正從大街的污水井裏「撇油」,被鄭州巡防隊員抓個正着,他承認自己是在給煉油廠撈地溝油。由工商、藥監、質監、衛生、環保、城管、食品監管辦七部門組成的「整治地溝油領導小組」派員趕到現場,表示不好處理。巡防隊員把人先交到經八路派出所,派出所又交給經八路辦事處執法中隊,執法中隊再交到食品藥品監管局,最後交到鄭州市「整治地溝油領導小組」。小組的劉處長說:「撈地溝油行爲本身不犯法,沒有執法依據。」

被放走的人先是驚出一聲冷汗,然後啞然失笑:看來國家有關部門發佈的嚴防「地溝油」緊急通知,在鄭州啥也不算!民衆質疑:七個政權職能部門是幹什麼的?平時耀武揚威整治老百姓的十八般武藝都哪去了?細論起來,糾集的七個部門都有權管,涉嫌毀壞市容(城管、環保)、傳播細菌、致癌物(衛生、藥監)、造假(工商)、非法食品生產(質監、食品管理)。然而,在沒有利益只有責任面前,官員們都會打太極拳,互相推諉、扯皮。網民說:什麼是官僚腐敗?不用專家下定義,鄭州治理地溝油領導小組已經給我們上了一堂教育課。

地溝油含有的黃麴霉素是強致癌物,就憑這一條,不該及早治理、有效監控、嚴加防範?2002年國務院下發過禁止地溝油食用的部級行政法規,但對懲治、處罰沒有細則,不便操作。這也說明,地溝油在大陸早已成問題。2010年修改的《規定》裏增設的處罰條款也沒有力度,比起「油耗子」所獲的暴力,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深受其害的民衆在問:有沒有人大代表的上書代言?人大機構的立法職能呢?現在除中南海有特供外,包括富人在內的所有中國人,每天都可能遇上吃地溝油的遭遇,這難道不是國計民生的大事?龐大的國家機器,多年來居然對禍害你、我、他的「地溝油」問題束手無策?網民怒罵:你共產黨除了魚肉百姓,有什麼執政能力? 不是各級政權官僚貪腐的話,「地溝油」不可能「源遠流長」二十載。

最近國內高調報導公安部破獲了一起濟南格林公司「地溝油」大案,說抓獲了34名嫌犯。案發後《中國經營報》記者去這家公司所在地採訪,發現當地許多人都不相信被抓的柳立國是「地溝油」深加工環節的主謀。根據2010年6月28日格林公司成立時發佈的公告顯示,該公司的負責人是仲崇根。此外,在工商局註冊的企業法人代表叫於慶鵬,上述二人始終未露面。連大陸媒體都懷疑,公安部公佈的案情是否又在忽悠老百姓。

近三十年裏,「一切向錢看」的改革方針和GDP指數一起增長。唯利是圖的價值觀,誘惑中國人向無德無道的罪惡深淵急速下滑。有錢能使鬼推磨,官商勾結,像地溝油這類圖財害命的生意不是一件二件,屢禁不止。參與的人數也不在少數,其中有大量農民和城市貧民。國人哀嘆,自己生活在一個相互傷害的怪圈裏:你在我吃的辣醬中加蘇丹紅,我在你家孩子喝的奶粉中加三聚氰胺,他又在大家都進的餐館中使用地溝油。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觀念被摧毀了,「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惡性循環代替了道德體系。黑心製造毒食品愈演愈烈。所以,地溝油不過是其中之一,它不是第一件,也絕不是最後一件,誰能保證以後沒有更醜惡、更駭人的事發生?

去年,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提到中國人的「尊嚴」。其實,這些對於老百姓,摸不着、看不見,又虛又懸,實在沒什麼意義。而每頓飯害怕吃到地溝油才是眼下民衆的切膚之痛,如果國家能在萬毒食品中先解決一個「全民吃地溝油」的問題,那比空談「尊嚴」強得多。再說,這也確實讓中國人太沒有尊嚴了。它給中國的食品信譽和國家聲譽帶來的惡劣的影響不是國恥?要維護中國人的尊嚴和大國形象,建議國家領導人從不吃地溝油做起。

如果真有人以爲,中國是世界經濟的發動引擎,「中國製造」充斥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已超越日本,全球排名僅次美國……由此推斷,未來十年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將轉移至中國?面對源源不斷地流進中國人餐桌上的「地溝油」,想不吃都難的中國國情,各位還有這樣的暢想嗎?

 
分享:
 
人氣:17,34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