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向齐王讲儒家之道。【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子慧报导)“男女授受不亲”语出《孟子·离娄上》,指男女受礼教道德的规范,不可亲手递接物品,以免肌肤接触。 有一天,齐国淳于髡去拜访孟子,问道:“先生,不可亲手递接物品,以免肌肤接触,才是合乎礼仪的行为。是这样吗?”(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回答:“这是合乎礼仪的行为。”(孟子曰:“礼也。”) 淳于髡接着问:“如果嫂嫂掉到河里,可以直接用手去救她吗?”(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孟子回答:“眼见嫂嫂掉进河里而不去救,就是豺狼。平时男女之间不肌肤接触,是符合道德的;但若是嫂嫂不幸掉进河里,以手搭救,那是给救人者的权限。”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淳于髡接着问:“当今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暴政之下,先生为什么不去救他们呢?”(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孟子答:“要拯救生活在暴政下的百姓,要用仁义的道理去感化国君、教化百姓,才是真正的使百姓得救。嫂嫂溺水了,当然要伸手去救助。你打算用双手去帮助全天下的百姓吗?”(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