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百萬年一遇 彗星咋沒一頭撞向火星(多圖)

曹坡律




來自奧爾特星雲的彗星C/2013 A1(賽丁泉彗星),走了近一光年的路程!



橫向軌跡為火星軌道,縱向軌跡為彗星軌道。

【人民報消息】據NASA中文報導,太陽系發生了一個大事件,彗星「賽丁泉」來了!

這顆編號C/2013 A1的彗星由澳大利亞的資深彗星獵手羅伯特·麥克諾特(Robert McNaught)在2013年初發現,由探測到它的塞丁泉(Siding Spring)天文臺命名。隨即,賽丁泉彗星在天文學界引發關注,因為人們發現它會在2014年下半年運行到距離火星極近的位置,甚至曾經一度認為它將一頭撞向火星。

但是,北京時間2014年10月20日凌晨,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賽丁泉」與火星擦身而過、近距離接觸,但並沒有給火星帶來任何災難。

原計劃「賽丁泉」是要一頭撞向火星的,但是它卻沒有。

根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10月20日凌晨 「賽丁泉」彗星近距離通過火星附近,當時正在火星地面和軌道上的7個探測器對此事件進行了觀察,目前數據開始傳回,更多的觀測結果將陸續發佈。

這七個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時間是:




賽丁泉彗星與七個探測器近距離接觸!

火星奧德賽 (Mars Odyssey),2001年10月24日進入火星軌道。
歐洲空間局「火車快車」號,2003年12月25日入軌。
美國「機遇」號,2004年1月25日降落於火星表面。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2006年3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
美國「好奇號」(Curiosity),2012年8月6日降落在火星表面。
美國的馬文號(MAVEN),2014年9月22日進入火星軌道。
印度「曼加裡安」號(也譯作「媽咪」號),2014年9月24日入軌。

賽丁泉彗星46億年沒有任何變化
  
賽丁泉彗星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星雲,那裏被天文學家稱為太陽系形成時期的「棄兒」,是因為那裏保留著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痕跡,還是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模樣」。

按照科學家的觀察,彗星與小行星類似,都是行星際空間中的碎塊,主要由岩石構成,圍繞太陽運轉。不過,彗星上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這些物質在地球上通常都呈氣態和液態,但在太空深處,它們會被凍成固體,被稱為彗核。
  
隨著彗星一點點靠近太陽,彗核會被加熱,這些物質也會昇華,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它們在彗核的表面和內部都有分布,因此在昇華的時候,它們會像地球上的噴泉那樣,從一個個出氣口噴湧而出。這些出氣口起到了類似火箭的作用,輕輕地推動著彗核。久而久之,這一過程就會稍稍改變彗星的軌道──這正是精確預測一顆彗星很久以後的確切位置如此困難的原因所在。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一位天文學專家丹·布朗稱,這是賽丁泉彗星第一次向著太陽系的中心而來,它的組成物質幾乎未受太陽影響而改變,因此能夠使我們了解46億年前,太陽系早期的物質組成。

其實,用「棄兒」來解釋沒有任何依據。天文學家應該研究一下,為何賽丁泉彗星46億年都沒有任何變化。

擦身而過沒有迎頭痛擊
  
這顆彗星被發現的消息剛剛公布,參與卡特琳娜巡天項目(Catalina Sky Survey)的天文學家就在他們自己的數據庫中找到了2012年12月8日拍到的彗星照片。果殼網的報導指出,這些數據幫助天文學家確定了這顆彗星的軌道。根據計算得出的軌道外推,他們發現這顆彗星會在2014年10月19日前後以極近的距離飛掠火星,到火星的距離只有大約10萬千米。

彗星有兩種,一種是路過太陽系看一次就再也不回來了的;另一種為周期彗星,會不定時「回家看看」。為什麼如此不同呢?沒有人講的清。這次掠過火星的賽丁泉彗星軌道為雙曲線型,非周期性。天文學家希望彗星與火星雙方足夠接近,讓火星探測器能夠揭示有關太陽系起源的線索。
  
科學家們曾經擔心賽丁泉會一頭撞上火星,如果撞擊真的發生,那麼將釋放出大約相當於35萬億噸TNT炸藥的爆炸當量。但科學家預言,這樣一場撞擊將會將大量的物質送入火星大氣層──塵埃,沙粒,水汽以及其他物質,其結果便是形成一個比我們今日所見更加溫暖也更加濕潤的火星。

人總是用人生活的環境來衡量其它星球,因為人不相信任何一個星球上都有被安排在那裏的生命,它們有它們生存需要的環境。所以,更溫暖也更濕潤的火星對地球人來講也許是好事情,但對火星人來講,任何改變它們生活環境的可能性都是災難。

不過,科學家最終根據彗星軌道的測算表明撞擊是不會發生的。會從迎頭痛擊變成了擦身而過。這不是科學家計算有誤,而是同以前的數次新聞報導一樣,是有一種力量解救了火星上的生命,而且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可以通過探測器了解46億年前太陽系早期物質的組成。

看了這個報導,感覺宇宙的真相正在走向人類。△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4/10/23/60300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