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留守女童燒鄰居屋 事情鬧大了媽媽就回(多圖)
 
2014年3月29日發表
 
留守兒童問題愈來愈多,很多是因爲得不到父母師長關愛而引發的問題。圖中小女孩父母都不在身邊,玩具狗成了她的好朋友。
多數的留守兒童都與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住在一起。若老人家年事已高,小小年紀的孩子就必需承擔家裏的家務活。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莊平綜合報導)國內有6,000萬個留守兒童,伴隨着城鎮化的進程,留守兒童的問題愈來愈多,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走上極端的事件時有所聞。就在今年初媒體報導,安徽安慶市一名年僅9歲的留守兒童小林,疑得悉在外省打工的父母今年不回家過年後情緒低落,一時想不開,1月20日在家中廁所的橫樑自縊身亡。據悉小林父母前年離異,並各自組織新家庭,小林則隨外祖父母和舅父舅母生活,疑因長期缺乏父母關懷,最終走上自殺之路。 《成都商報》報導,12歲的廣安女孩小琳爲了見媽媽,竟然燒燬鄰居的房屋,只因她覺得「事情搞大了,媽媽就回來了」。這樣的極端案例,足以給留守兒童的家長敲響警鐘。 放學回家燒掉鄰居的房 八耳鎮位於廣安市鄰水縣東部偏南方向,距離縣城40多公里。如果要到小琳所在的村子,還要走五、六公里。這裏是一個典型的留守村落,戶籍上有200多位村民,但常年留守村內的只有三、四十人,絕大部分是老人。此外,還有十多名留守兒童,小琳是其中一個。 3月6日,在鎮上上小學的小琳放學回家後,到廚房拿了竈臺上的打火機,走進鄰居家一間堆放柴火的房屋,隨後離開。 40多分鐘後,附近的村民發現房屋起火了。 「起火時間大概在傍晚7時左右,火勢很大。」當地村民甘國良告訴記者。村民聞訊趕來滅火,但沒有效果,直到消防車趕來,大火在晚上11時左右才被撲滅。據統計,火災共造成3戶村民6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損失5萬多元。 事後,一位曾目睹小琳經過起火房子的村民報警。在八耳鎮派出所裏,小琳承認自己縱火一事。小琳哭着對辦案民警說:「我只是想媽媽回家,不是有意要燒他們房子的。以爲只要燒了他們的房屋,就一定會賠償損失,這個時候媽媽一定就會回來。」 警察對小琳訓斥一番後,將其交由爺爺奶奶、學校嚴加管教。 10年間她只見過媽媽一次 小琳的奶奶陳秀蘭告訴記者,兒子阿波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認識了比他小3歲的湖南女孩阿瓊。2002年黃曆8月25日,孫女小琳出生。小琳9個月大時,阿瓊再次外出打工,小琳兩歲時回過一次家。之後,阿瓊和阿波婚姻走到盡頭。直到2013年暑假,阿瓊才回來看過一次小琳,阿波也是兩、三年才回家一次。對於小琳來說,最怕過年,那時候村裏其它孩子的爸媽都回來了,但她的媽媽一直沒回來。 陳秀蘭說,兒子後來又和一個廣東女孩結婚,但這個後媽對小琳的態度不是很好。 「媽媽只是去年暑假回來了一次,但只待了3天就走了。」在一旁默默流淚的小琳說,媽媽很漂亮,也很開朗。 去年暑假,當日思夜想的媽媽終於回來後,小琳卻堅持和外婆睡。近10年沒見面,她們之間有了一層抹不去的陌生感。「來了又不親近,等她媽走了後,她又哭,說很想媽媽。」陳秀蘭邊爲孫女兒擦淚邊說。 現在,小琳將阿瓊去年回家留給她的一張照片小心貼在床頭,每天都要看幾次。照片中,小琳長得很像她媽媽。 每年小琳生日那天,陳秀蘭都會給孫女煮個雞蛋,偶爾會給她買一個小蛋糕。但小琳很期待生日那天能接到媽媽的電話,或是媽媽突然出現在家門口,但這個願望至今沒有實現。 不少村民稱,過年前,村裏發生過一次火災,過年後,村裏又發生過5次火災,這次損失是最大的,每次都是天快黑的時候起火。村民們開始對這個「從小就很聰明的孩子」感到畏懼,認爲此前的幾起火災都是小琳所爲。 「最後一次是我,但之前的幾次真的不是我。」說話時,小琳一直低着頭。 父母親的回應 記者想聯繫小琳的父親阿波,但未能成功。陳秀蘭說:「兒子已經知道小琳放火的事情,但目前不會回來,沒有錢。」 遠在湖南的阿瓊,今年27歲的她已有了新的家庭,暫時還沒有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都是我們當父母的錯,我們欠她的太多了。」阿瓊說,目前在一邊上班一邊治病,所以不能及時回來看女兒,也很少給女兒打電話,但今年會回來陪她過生日。 爲什麼中國會有那麼多的留守家庭悲劇?有評論指出,禁錮人口自然流動的戶籍政策,正是這一系列悲劇的始作俑者!49年以後,以犧牲農民利益來「抓革命促生產」的城鄉政策以及後期的所謂「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的法規,都是這一切罪惡的源頭所在! 爲什麼很多國家都沒有所謂「流動人口」一說,因爲別的國家永遠承認--只要你納稅你就享有權利!而在天朝卻成了奇葩:外來人口在這裏工作,在這裏納稅,在這裏消費,但是,被納稅供養的政府卻有「本地人」、「外地人」的政策門坎,人家納了稅卻沒辦法享受等同待遇。外來人要求享受本地人等同的醫療、住房、教育權利而不可得,這也是造成中國獨有的留守家庭悲劇的原因。△

 
分享:
 
人氣:58,9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