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雕(圖)




許多受到後人尊敬與稱頌的是那些能夠堅持操守的人,他們把道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人民報消息】中國人的處事哲學是五千年來積累的智慧結晶,也是儒家理念的傳承與發展。然而,在儒家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的中國上古時期,古人的心中就已經有了他們秉承著的原則與操守,他們稱之為「道」。

許許多多受到後人尊敬與稱頌的是那些能夠堅持操守的人,把他們的道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這是中國文化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也就是老一輩人所說的中國人的骨氣。

正直的屈原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人,他的詩壯觀而唯美,表現出其心地的純良、正直和對國家的熱愛與無限希冀。

屈原原本是楚國的貴族,楚王的股肱之臣,因為性格耿直忠誠而招來其它官員嫉恨,他們對楚王進讒言說:「屈原恃才傲物,時常誇耀自己的功勞。」

當時秦國的說客張儀想要離間齊楚兩國的關係,又恐怕屈原阻攔,於是買通楚王寵愛的鄭袖誣蔑屈原,楚王一怒之下將屈原流放。

屈原在流放的途中寫下著名的《離騷》,其中有一些流傳千古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道路漫長而遙遠,我將會不斷的找尋我心中的「道」。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為了心中覺得真正好的東西,哪怕是死亡我也不會後悔。

太史公司馬遷說︰「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意思就是說屈原的志向光芒四射,像日月一般明朗,他的正直不會受到任何污垢的沾染。

一天,屈原在江邊遇到一位漁父,漁父問他:「難道你是大夫屈原嗎?為什麼你這麼憔悴落魄?」屈原回答道:「這個世界都醉了,而我醒著。這個世界都不乾淨了,而我卻是乾淨的,這就是我變成這樣的原因啊!」

漁父說:「真正的聖人不會被外界所束縛,而會順應環境而改變。」屈原回答:「我聽說,剛剛洗過頭的人一定會彈一彈帽子,剛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會抖一抖衣服。我怎麼能以乾淨的身體去適應骯髒的東西呢?」

如果在一個太平年代,人與人之間都是親善和樂,沒有矛盾、壓迫、不公,人們會很容易做到堅持操守。

然而在一個危亂的時代,人人為敵,怒目相視,暗地裡勾心鬥角,表面上劍拔弩張,要想堅持自己的操守就變得不容易了,有時候,這種堅持甚至要以生命作為代價。正因為如此,這種堅持才變得尤為可貴。正如古人所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善良仁義的比幹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荒淫,橫征暴斂,比幹嘆息道︰「做臣子的看到君王無道卻不進諫是不忠,因為懼怕死而不說話是懦弱,君王有過則進諫,諫言不聽則死不畏懼,這才是真正的忠啊!」於是,比幹到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王問比幹:「憑借什麼這麼大膽?」比幹說道:「我憑借善良和仁義。」

唐玄宗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古代這樣的仁人義士層出不窮,儘管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危險,卻依舊不畏強權、不畏生死。但是這樣的人到了近代卻慢慢的銷聲匿跡,許多像這樣耿直的行為反而被人們認為是不知變通、不識時務。

然而,有多少人能夠在大是大非、壓力面前,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就範,能夠勇敢的站出來,反對邪惡而堅持正義呢?

記得小的時候,善與惡的標準是清晰明瞭的。然而,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善與惡的定義開始模糊了呢?

孔子說過:「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一個真正善良正直的人是在任何的環境、壓力下都會堅持自己信念的人,是在危亂的年代敢於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的人。這完全不同於現今中國人所熟知的圓滑和處事哲學,而是中國人的最珍貴的風骨。

忠君愛國的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21歲時被宋理宗欽點為一甲第一名,他的卷子被當時的學者評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25歲時,文天祥因為奸臣當道而產生退隱的念頭,後來因為直言上書,得罪奸臣賈似道,而被免去官職。

此後不久,元軍大舉入侵,將臨安城團團圍困,文天祥被委任出使元營求和,而被元軍扣押。元軍想方設法逼迫文天祥投降,試圖利用骨肉親情軟化文天祥,迫使他就範,但文天祥始終沒有屈服。

忽必烈曾經問大臣們:「南方和北方的宰相,誰最賢能?」群臣奏稱:「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忽必烈於是下旨授予文天祥高官顯位。文天祥聽到後答道:「管仲不死,功名顯於天下;天祥不死,遺臭於萬年。」元軍見他不肯屈服,終於將他處死。

文天祥在死前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體現了文天祥超越自我的抉擇,內心境界的昇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5/1/31/60883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