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李橚的習醫規格(圖)
 
2015年7月30日發表
 
如果不是品德誠實不虛、性格沉靜而有恆心,並且真正知道積陰德的重要性的人不可以輕易學醫。

【人民報消息】明代醫學家李橚在中醫啓蒙書《醫學入門》最末一章講到「習醫規格」。這是李橚在成書之後,於明朝隆慶辛未年的冬天,應盧廷和、何明善、李星、侄子李時思等人的請求,諄諄告誡晚輩們要做好醫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這章的內容是這麼說的: 盧廷和等人問:「您的《醫學入門》已經成書,怎能沒有規格來教我們怎麼學習呢?」 李橚說:「行醫可是掌管人命的大事,如果不是品德誠實不虛、性格沉靜而有恆心,並且真正知道積陰德的重要性的人不可以輕易學醫。既然一個人立下學醫的志向,再來就可以考慮如何用功了。」那要怎麼用功呢? 李橚說:「要每天早上對着《先天圖》靜坐,仔細閱讀《孝經》、《論語》;接下來還要讀遍全部《四書》、《易經》、《書經》等典籍。因爲醫道都是出於儒學,如果不能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變化。 每天中午要將《醫學入門》大字從頭至尾逐段誦讀,要一字不漏,就像自己隨口而出一樣。而且要學小科不可不讀大科;欲專外科也不可不讀內科。熟讀之後,還要潛思默想,了解其中所述的真正意義。遇有疑難要查閱各方醫書,或向名家請教。 對於《醫學入門》一書如果能融會貫通,就可以成爲一名小醫。此後學醫人更要努力靜坐。漸漸懂得陰陽消長之理後,先爲自己治病,見效了,再爲別人治病;先爲親人治病,見效了,再爲陌生人治病。直到學醫人自己感覺到胸有成竹,即使閉門造車也能天下合轍的程度,然後才可以開門行醫。 至於行醫後的行爲操守,尤其不可沒有定規。醫生每天五鼓清晨清心靜坐,清理雜念。要時時刻刻都保持清晨時的心態爲妙。」 之後,李橚又講了診症時的規範:「先問症起何日,從頭至足逐一詳問,仔細察脈。先單看各經隱曲,再總看確定病症的虛實程度。診後對病家要實話實說,有察未及者也要坦言。用藥之際,尤其要仔細。 在病疾稍有疑難之處,用藥不甚見效時,醫生姑且在五鼓清晨清心靜坐,潛心推究病源,再次爲病人診察改方。 爲病人治好了病,這也是醫生的分內事,醫生不求功名利祿,全憑行醫養家餬口,不可過分索取錢財,只能聽任病人家酬謝。如果病人家也一樣清貧,醫生要分文不取,這尤其體現醫生的仁義和清廉。因爲病人不能回報醫生,上天也一定會回報醫生。如果醫生抱着這種心態行醫,他的醫術還能不高明不見效嗎?」 後來,盧廷和又上前問道:「我根基淺又愚鈍,請老師送學生一句話。」 李橚說:「『不欺』而已。學醫人讀《醫學入門》一書,卻不從頭至尾滾瓜爛熟,得了一方一論就自稱會醫術,這是欺。學醫人熟讀《醫學入門》,卻不思融會貫通,這是欺。學醫人融會貫通後,卻不每天早起靜坐調息,爲診視病人做準備,這是欺。學醫人診脈後卻不據實相告,這是欺。學醫人論方用藥潦草而不精詳,這是欺。學醫人治好病後貪求酬謝,不脫市井小人風味,這是欺。學醫人有所心得,屢用屢驗,卻不纂集經驗來補報天地,公諸於世,這也是欺。欺則良知日益蔽塞,而醫道終將沒落;不欺則良知日益發揚,而醫道更加昌明。學醫人欺與不欺之間的抉擇,這不是別人能管得了的。」 何明善於是率領衆人禮拜說:「我們敢不矢心立志來繼承先生的德教嗎?」△

 
分享:
 
人氣:17,61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