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喜愛書法。

【人民報消息】《千字文》原名爲《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我國古代幼童的啓蒙讀物,編撰於南朝梁武帝時期,但最初版本卻是出自距其一百八十年前東晉「書聖」王羲之之手,是不是很讓人費解? 原來,梁武帝蕭衍是一位博通衆學的帝王,他擅長文字,尤愛書法。他十分推崇前代大書法家的字,曾評贊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墨跡爲「歷代寶之,永以爲訓」。爲了編撰一部字體較多,書法較全的「王書」模板,提供給他的子侄們臨摹學習,便下令近臣殷鐵石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取一千個互不重複的字,每字一紙。然後,令散騎侍郎周興嗣按照四言韻語的形式,集字成句,連綴成一篇敘述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內容的通俗文章,以作啓蒙課本。 周興嗣當晚動手集字成句,第二天黎明即編出《千字文》,可他因爲嘔心瀝血之故,一夜之間鬚髮全白了,然而,周興嗣亦因爲不朽的《千字文》而流芳千古。 這本《千字文》四字一句,辭意貫通,音韻流暢,其中許多句子如「知過必改,得能莫忘」;「尺璧非寶,寸陰是金」;「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自靡」等,皆是極精闢的格言,可謂處世治學的範本。 《千字文》全文共分爲四個部分,因爲它的宇宙觀發端於《易經》,因此第一部份從宇宙的誕生、開天闢地開始講起,講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一直講到人類出現以後,中國太古和上古時期的歷史。最後以人類社會組織的出現和王道政治制度作爲結尾。此外,千字文讚美五常之德,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爲準則。 由於《千字文》字字不同,流傳又十分廣泛,因此深受東亞各國書法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