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白族三道茶的由来(图)
 
味蕾
 
2016年6月3日发表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重要的饮食文化与礼俗。

【人民报消息】「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客人的礼仪饮品。第一道「苦茶」又称「烤茶」,味道苦涩,能提神醒脑;第二道「甜茶」,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可口香甜;第三道「回味茶」,放入花椒和蜂蜜,香甜苦辣俱全,回味无穷。相传它的由来,与白族的师徒承传技艺有关。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年建立)最多,此外四川省、重庆市也有分布,2000年总人口数为185万多人。 从前,有个手艺超群的木匠住在苍山脚下,他有个得意的徒弟,制造桌椅床柜,雕花刻鸟…等等技术,已达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有一天,师傅叫徒弟拿斧锯,一起上山伐木取板,扛回家来,练成这最基本的功夫,就可以出师了。 师徒二人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一棵几丈高的大树,费了好大劲才把树锯倒,这时徒弟口干舌燥,口渴难受。他就央求师傅说:「我想去找水喝。」师傅说:「不行,大树还没锯成木板,天黑了就下不了山,若遇上虎豹该怎么办?」 徒弟只好忍着渴,与师傅拉了一阵锯子,最后忍不住了,就抓一把树旁的叶子塞进嘴里解渴。师傅见他呲牙咧嘴的,就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坦率说:「好苦呀!」师傅笑着说:「你要记住,真正的手艺不光是会雕个花、刻个鸟的,还要能吃苦才能成为大器。」 木板终于锯好了,徒弟也累得坐在地上。这时,师傅从怀里掏出一块红糖,塞到徒弟嘴里:「吃了苦,再尝尝甜的。」徒弟吃了红糖后精神起来了。师徒合力把木板扛了回家。师傅再用蜂蜜、桂皮、花椒、苦茶给他冲了一碗茶水。 又渴又累的徒弟喝了一口问:「师傅,您这是什么茶水呀?苦、辣、麻、甜都有,细细品尝还挺有滋味的。」师傅大笑道:「这茶水的味道和学手艺、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要先苦后甜,还要经常的回味回想。」 后来,这位徒弟将这意义非凡的过程,开创成「三道茶」,从此,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就在白族人中广为流传,现已成为孩子求学、学艺时的一道礼俗。后来应用面更广,更成为婚事、节日期间招待客人的礼仪饮品,极具白族特色的一种风俗。 第一道「苦茶」,制作时,先把水烧开后,再用文火烤热小砂罐后,放入适量的茶叶,转动砂罐,当茶叶发出啪啪响声和焦香时,立即注入烧开水,几分钟后,将茶水倒入茶杯饮用。由于这种茶经烘烤、冲沸而成,因此,色如琥珀,焦香扑鼻,味道苦涩,故称为「苦茶」,隐喻凡事要先吃苦的哲理。 喝完「苦茶」后,制作第二道「甜茶」时,主人会重新烤茶、注入烧开水冲泡成苦茶。换上用碟子托着的洁白精美茶杯,先放入红糖、熟的核桃仁薄片、烧乳扇(或者米花),再冲入苦茶约八分满。此茶营养丰富,可口香甜,故称为「甜茶」,隐喻人生先苦后甜的哲理。 第三道「回味茶」,制作时,先将麻辣的桂皮、花椒、生姜片放入水里煮成汁液后,倒入杯内,再加入苦茶、蜂蜜而成。饮时晃动茶杯使其均匀,趁热饮下,顿觉香甜苦辣俱全,让人回味无穷,故称为「回味茶」,隐喻人生的处境不同,人们应常作回味回想,牢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三道茶有着「先苦后乐」的深层内涵外,热情好客的白族人,来客时必待之以三道茶,除了讲究茶叶的质量、茶具的精巧、泡茶的技艺外,更注重「敬茶的礼仪」,故三道茶不仅是白族人主要的饮食文化,而且是其重要的礼俗。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三道茶也发展成白族特色的茶文化,每道茶之间都伴有3到5个歌舞节目,使来宾既能品尝茶的香甜苦辣,又能欣赏白族人的传统服饰与歌舞之美,更能体验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分享:
 
人气:24,74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