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信神敬佛與惜緣(圖)
 
智真
 
2017年12月9日發表
 
歐陽修篤信佛法,並經常行文勸善,弘揚佛理, 使很多文人士大夫走上修煉之路,使更多人敬佛、向善。

【人民報消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神傳給人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着人們的思想和行爲,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而文人知識分子作爲社會的良知,熟讀聖賢書,弘揚道德,敬天信神,以經世濟民爲己任,這些純正的理念在其爲人處世中乃至其文學作品中無不充份地體現出來,被後世傳爲佳話。以下爲其中幾例。 善言躬行的白居易 唐代傑出的大詩人白居易,從小受儒家文化的薰陶,立志「兼濟天下」,他爲官清廉,一心造福於民。他的詩風樸實、自然、流暢,提出「文章合爲時而着,歌詩合爲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會時弊,爲正義而大聲呼喊。如他在《寄唐生》中寫道「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他看到很多權貴殘酷盤剝百姓,競買牡丹、以豪奢相誇耀,在《買花》中寫道:「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他著名的作品有《賣炭翁》、《杜陵叟》、《紅線毯》等,都體現對百姓關愛、同情的善念。 白居易爲杭州太守時,聽說道林禪師是很有修行的大德高僧,就前去拜訪。他向禪師請教人生的道理如何呢?禪師回答:「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白居易說:「如此簡單的道理,三歲的孩童也會這麼說。」禪師說:「三歲孩童雖然能說得,八十歲老翁卻未能行得。」 白居易一聽就明白善言要躬行、敬佛要誠心的道理,於是頂禮禪師,從此信佛了。他深信佛理妙義,自號「香山居士」,走上修煉之路。 白居易不僅自己堅持誠心念經、修行,還大力倡導以佛家慈悲濟世的精神善化衆生。他用自己的俸祿請人彩繪大型天國世界圖、佛像、神像、印佛經,勸勉人們要信奉佛法,相信因果。他寫道:「十方世界,天上天下,我今盡知,無如佛者」、「願以今生世俗文字放言綺語之因,轉爲將來世世贊佛乘轉法輪之緣」。 白居易愛護百姓,帶領杭州人民築堤捍錢塘江潮水,並儲西湖的水溉田千頃,後人紀念他,名所築之堤爲「白堤」。 他因耿直敢言,屢遭朝廷貶謫,但他從不爲個人際遇而憂傷,做到「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寫道:「無論海角與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種桃杏》)。 敬佛向善的柳宗元 柳宗元是唐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他的父親柳鎮曾任殿中御史,爲人剛正,交往多天下善士。他的母親盧氏虔誠信佛。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柳宗元自幼好佛,正如他所說:「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 柳宗元有着儒家「濟世拯民」的抱負,任監察御史時因正義敢言,遭到奸黨小人的迫害,屢次被貶,直至貶爲柳州刺史。他在柳州主政的四年間,引導人民發展生產,興辦學校,教化羣衆敬佛向善,傳播佛家經書和義理,使當地民風淳厚,柳州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柳州人民在他死後爲他興建廟宇,表示對他永遠的懷念。 柳宗元與文暢等一些嚴謹持身、品德高尚的修行人結交,很欣賞晉宋以來謝安石、王羲之、鮑照等人的「服勤聖人之教,尊禮浮圖之事」。他被貶時常常寄居在寺廟,時常與僧人們一起參禪悟道,談玄說佛,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柳宗元的思想境界也不斷地昇華,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反映出來,如在山水詩中體現的「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境界。 柳宗元在遊西山時寫道:「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在遊覽小丘時,他寫到「清泠之狀與目謀,瀴瀴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其寧靜淡遠的心境與自然達到純然合一。 柳宗元吟詠的對象中,無論是「窈窕凌清霜」的紅蕉,還是「勁色不改舊」的青松,無論是「晚歲有餘芳」的桔柚,還是「蓊鬱有華枝」的新竹,都有着同詩人同樣美好的質量,都是詩人追求真理和秉正而行的品格寫照。 弘揚佛理的歐陽修 歐陽修是北宋時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他四歲喪父,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以荻畫地教他識字。歐陽修勤讀儒書,二十四歲考中進士,爲官四十多年,官聲清廉,愛民如子。 歐陽修堅持正義,在慶曆新政中,因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觸怒權貴被相繼罷官,他寫了《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爲杜、範等人據理申訴而遭貶謫。他任地方官時,施行「寬簡之政」和仁政愛民之策,使當地政通人和,贏得百姓的讚譽。 歐陽修提出「文者以明道」,提倡簡練,平易自然的文風,對宋代和後代文風產生深遠的影響,被稱爲北宋文壇的領袖。他識才惜才,盡力提攜後俊,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人都是由他舉薦而聞名的。 當時宋仁宗崇信神佛,契嵩禪師因自幼修行,道心堅定,經書章句無所不通,深得宋仁宗的讚賞。歐陽修認爲儒、道的道理是最正確的,因此只擁護儒、道學說,對佛家道理予以排斥。契嵩禪師於是針對時弊,加以辯正,指明佛家講「慈悲普度」,教人向善,儒、道、釋三家思想皆有濟世之功。 當歐陽修看到禪師的文章後被折服,完全改變以往錯誤的觀念,說:「我不曾深看佛書,連一本佛經都未明其義理,有什麼資格談佛法?」於是整裝端肅去拜見契嵩禪師,向其謝罪說:「餘誠不知天地之廣大,不知佛法之奧妙,更不知佛之爲聖者,今完全醒悟矣!」 此後,歐陽修經常到名山寶剎去參訪,有一次到廬山拜謁祖印禪師,禪師親切慈悲地向他開示佛家道理,講了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因緣關係的和善惡必報的法則。歐陽修「畢恭畢敬,聳聽忘倦,至夜分不能已,遲迴逾旬不忍去」。 歐陽修此後篤信佛法,無論後來身爲宰相還是晚年歸隱,都堅持誦佛唸經,修持心性,自號六一居士,並經常行文勸善,弘揚佛理,使很多文人士大夫走上修煉之路,使更多人敬佛、向善。△

 
分享:
 
人氣:30,72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