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賢能與機智兼備的晏子(圖)

羅忍




晏嬰,字仲,史稱晏子。他正直無私,從不諂諛逢迎,敢於進諫。孔子稱讚說:「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人民報消息】晏嬰,字仲,謚平,史稱晏子。他是春秋後期齊國的宰相,歷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正直無私,從不諂諛逢迎,敢於進諫。孔子稱讚說:「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分食

有一次,齊相國晏子正在吃飯,正好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到。晏子起身迎接,並邀請使者一同吃飯。晏子把自己的飯分出一半招待使者,結果使者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

使者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齊景公。景公驚訝地說:「唉!沒想到相國的家裡竟是這樣貧窮啊!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做國君的過錯啊!」

於是,景公派人給晏子送去一千兩黃金和從集市上收來的稅租,讓他用來供養賓客。晏子說什麼也不要,景公三次派人送去,三次都被晏子謝絕。

晏子對景公說:「我並不貧窮,我靠國君的俸祿已是恩澤惠及家族,而且足夠供交遊之用,還可以接濟窮苦百姓。您給我的俸祿已是夠多的了!」

「我聽說,接受君主所賞賜的豐厚資財,而轉施給老百姓,這是臣下代替君主取悅於民;忠君之臣,是不會這樣做的。從君主那裏得到豐厚資財,卻又不施捨給老百姓,這是私自竊藏君主的恩惠;仁義之人,也不會這樣做的。靠取悅國君升官,又因得罪士人而被貶退,身死而財貨被他人占有,這是替別人守藏錢財;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我的家中,現有一些布、一些糧食,已經足夠享用了,我為什麼還要接受那多賞賜呢?」

景公反問晏子:「過去先君桓公用書社五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社,書寫社人姓名於籍冊上,稱為書社)封給相國管仲,管仲一點也不推辭,就接受了。可您為什麼一再推辭呢?」

晏子向景公揖揖手,鄭重地說:「我聽說:明達的人,既使思考一千遍,也會有考慮不周的時候;愚鈍的人思考一千遍,肯定會有正確的時候。我想,管仲雖是聰明人,也會有思慮不周的時候;我雖然愚昧,或許也有正確的時候。大概管仲失誤的時候,正是我正確的時候吧?所以我再三推辭,而不敢接受。」

景公聽了,點了點頭。

楚王自討沒趣

有一次,晏子將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就對手下大臣說:「晏子是齊國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他的口齒伶俐,唇槍舌劍。現在他奉命出使我國,我想侮辱他一番。你們看用什麼方法好呢?」

左右大臣獻計說:「等晏子來了以後,我們綁上一個人,故意從您面前走過。您看到後就問:『這個人是幹什麼的?』我們就回答:『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要被處刑。』這樣不就侮辱晏子了嗎?」

楚王一聽,連連拍手叫好,於是吩咐手下人作好準備。

不久,晏子來到楚國,拜見了楚王。楚王舉行盛大酒會招待晏子。賓主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差役架著一個披頭散發的人從堂前走過。

楚王很不高興地問道:「你們捆綁的是什麼人?」

兩個差役回答道:「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聽了,得意地看看晏子,說:「齊國人天生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看看楚王,站起身來,離開席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橘樹和枳樹的葉子極其相似,可果實的味道卻完全不同。」說到這裏,晏子笑著問楚王說:「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楚王不解地搖了搖頭。晏子接著說:「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就是因為南北水土不同啊!」說著,晏子指指堂下的那個被捆的人說:「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竊,來到楚國後卻偷起東西了,莫非貴國的水土容易使老百姓做盜賊吧?」

楚王聽了,臉色一陣兒白、一陣兒黃。他尷尬地笑著說:「聰明賢智的人真是不可戲弄啊!我這是自討沒趣了。」

(參考數據:《晏子春秋》)△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14/70118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