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爲老百姓辦事情,必須抓緊,是刻不容緩的。」

【人民報消息】青史留名的歷史人物之所以了不起必有其原因,請看下面的故事。 官吏是爲民做事的 不是收括民財的 《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滕文公詢問孟子如何治理國家。 孟子說:「爲老百姓辦事情,必須抓緊,是刻不容緩的。《詩經》上說:『白天出去割草,晚上通宵搓繩,抓緊時間修房屋,很快就要春耕播種了。』」 老百姓的通常狀況是:有固定產業的人,才有安分守己之心,無固定產業的人,就沒有安分守己之心。如果沒有安分守己之心,就會放蕩任性,胡作非爲,就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後再懲辦判刑,這是在陷害百姓。哪裏有行仁道者,在位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賢明的君主必須謙恭節儉,平易近人,向百姓徵稅要按一定的制度。陽虎曾說過:「想發財就不能講仁愛,講究仁愛就不能想着發財。官吏是爲民做事的,不是收括民財的。」 愛撫百姓如待家人一樣 《清史稿.循吏陶元淳傳》記載:陶元淳,字子師,江蘇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官至崖州知州。 康熙三十三年,陶元淳被任命爲海南昌化知縣,到任後,首先確定賦役數量,以平攤並交納米,代替地稅,把勞役分攤於地稅中。裁減革除雜稅,從市街、村裏,提供宴會和行旅物品開始,相互遵循,以盡力耕耘爲職業。 縣隸屬於瓊州,與黎族人居住地爲鄰界,以前設有土屋的關口,限制黎族人出入,管理的小吏因緣爲奸。陶元淳上任後,立即將這些弊政撤去,統一度量衡,釐定法度,使黎族人感覺方便。縣城中的居民以前不滿百家,到現在,戶口漸漸增多而繁華起來。 陶元淳常常步行到鄉村街巷,到處訪問民間疾苦,愛撫百姓如家人一樣。 利益應歸於百姓 漢代劉向《說苑.君道》記載:河間獻王說:「大禹曾說:『百姓沒有食物的,我就不能驅使他們;功業成就不能造福於百姓的,我就不能使他們努力幹。』所以他疏通黃河,開鑿三峽,使長江與衆多的支流溝通,疏導五湖之水,使之東注於海。百姓也確實勞累,但是卻不叫苦,原因就在於利益都歸屬於百姓。」 與民爭利 何以養民 宋代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奏災異後合行四事》記載:北宋慶曆三年,范仲淹上奏疏,建議取消鹽茶專賣,允許商人自由販運。 他說,天下的茶和鹽出產于山海之中,是自然界給予人們的好處,用以養育萬民的。但秦漢以來,常有官府壟斷山海資源,百姓很多違犯禁令。現在又禁止商人自由買賣,只准官府自行運銷,造成官府疲於運輸和貯藏。對於百姓私自販運的,就要被流放到邊遠地區服役;用不正當手段而掠取的,就要被處以死刑或發配充軍,每年要有成千上萬的人受到這種懲罰。這是官府同老百姓爭利,實行這些制度都不是古代聖賢的做法。 如以官府自行運銷所獲得的收益同准許商人自由買賣所繳納的稅收相比較,朝廷所能增加的收入並不多,而帶來的弊病又不能消除,這就有待於陛下明智地加以決斷了。臣請求陛下,下令改變全國的茶鹽法令,一律准許商人自行買賣,以便省去嚴苛的刑罰,消除官府在運輸和貯存中所消耗的大量勞力,以獲得長久的利益。這也是有助於陛下修養仁德和省去嚴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