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五戊宴社(图)

刘如




明 张翀绘《春社图》(局部)。

【人民报消息】春社、秋社那天,家家户户以鸡猪祭祀土地神,宴请宾客,并且饮用可以治耳聋的社日酒。

关于第五个戊日

在古代,人们用天干和地支互相搭配,表示年、月、日、时。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跟表示年份一样,干支纪日也是「天干」在前,由「甲」开始,「地支」在后,由「子」开始,互相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等,依次下去。干支纪日始于甲子,由于天干比地支少两个,所以,这样的搭配,如果最终要终于癸亥(也就是天干的最后一位「癸」与地支的最后一位「亥」能够搭配上),要经历60天,所以每60天为一个甲子周期。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就是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立秋后的也是以此推算。之所以设在戊日,是因为在天干中,戊己属于中央,五行属于土。

以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国历2月4日或5日)后第五个戊日计算,春社日期大约在立春后的第41天至第50天(国历3月16日至27日)之间,约在春分(国历3月20日或21日)前后。

关于社日

「社」是土地之神。古人称天为皇天,地为后土,所谓皇天后土,共同孕育了生命与万物,因此,人们崇敬天地,认为土地有神的主宰,如大地之母,因此先秦时代,就有了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于是祭祀社神的日子就叫「社日」。那时社日并不固定。

到了唐宋时代,社日被固定下来,一年两次。也就是立春或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称春社或秋社。春社正逢万物生发,适合耕种的季节,主要为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所以,春社目的是祈求神的护佑。秋社是秋收季节,为的是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目的是答谢社神,表达对土地神的感恩。

社日这一天,人们聚集在社庙,摆上丰富的食品供奉社神,大致有社酒、社肉、社饭、社面、社糕、社粥等,不同地方其供奉各具特色,在祭祀完毕后把食物给大家分享。

社酒,是社祭用的酒,相传饮社酒可以治疗耳聋,所以大家都不醉不归。

社肉,社祭时用的肉,祭神完毕后,分割给参加社祭的每一户人家。能够分到社肉,人们认为是受到神的恩赐。所以陆游在《社肉》一诗中写到:「醉归怀余肉,沾遗遍诸孙。」他把肉带回家,分给子孙们,让全家老少都能感受到神的恩惠。

社饭,是祭祀社神所用之饭。先做好米饭,再把猪肉、羊肉、腰子、肺、肚、鸭饼、瓜、姜等切成薄片、调和五味,铺在米饭之上。用葫芦盛好,相互赠送。

通过祭祀社神的活动,人们在享受丰盛食物的时候就会念念不忘土地之神的恩德。代代传承感恩之心,绝不会狂妄自大,破坏有序的大自然。△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3/19/68881.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