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天下至聪 通达神明的乐圣(图)
 
俞音
 
2019年5月12日发表
 
乐圣师旷的传奇事迹,印证「乐可通神」的博大和玄妙。

【人民报消息】「乐由天作」,两千五百多年前,晋国的师旷展现出神入化的音乐技能。他精于音律,能从乐曲中预见战事成败、国势兴衰;他的琴声引来玄鹤起舞,令天地动容。他不仅善操琴,而且直谏参政,告诫国君:惠民、仁义,乃重中之重。师旷的传奇事迹,印证「乐可通神」的博大和玄妙。 乐者德之华也 古代的「乐」并非现代意义的文娱形式,而是上接天道、下启心性、提升道德。天地万物、四季星辰、国家兴亡等无穷奥秘都可从乐音中体察辨别。乐与大自然的造化融合、对应,其中的韵律妙不可言。 中国民族音乐的五声源于传统的五行。宋代音乐理论家朱长文说:「圣人观五行之象丽于天,五辰之气运于时,五材之形用于世,于是制为宫、商、角、征、羽,以考其声焉。」 《乐记乐象篇》中论述了「乐」与「德」的关系:「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可见,真正的快乐在于仁义,推行乐教与德教相得益彰。乐是由德行绽放出的花朵,而金石丝竹是奏乐之器。 天下至聪 通达神明 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乐师,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县)人,出生年份不详,曾担任晋国大夫,其出仕年代约在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期间。 师旷天生盲目,却拥有超凡的听力和音律直觉。《淮南子原道篇》:「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有一次,晋平公命人铸了一口大钟,只有师旷听出钟的音律「不调」,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确实如此。 师旷会弹奏琴、瑟等多种乐器,还是作曲家。相传古曲极品《阳春白雪》就是师旷所作。《太古遗音》中写:「昔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而奏阳春,故师旷法之而制斯曲。盖取万物回春,和风淡荡之意。」 史书里记载师旷鼓琴的神技。《广博物志》卷三引《瑞应图》:「师旷鼓琴,通乎神明,而玉羊白鹤,翾翔坠投。」后唐徐坚《初学记》卷十六引《韩子》说:「师旷鼓琴,有玄鹤衔珠于中庭舞。」 师旷在当时即被誉为「五音之圣」,后人称其为「聪圣」、「乐圣」。 清征与清角 师旷曾有两次「不得已」而鼓琴,结果是一喜、一悲,此事见于韩非子撰写的《十过》。 晋平公想听「清征」一曲,师旷说:「不可。古之听清征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在晋平公请求下,师旷只好鼓琴,琴声悠扬,引来十六只仙鹤飞落在宫殿廊门的横梁上,师旷继续抚琴,仙鹤列队,继而引颈鸣叫,展开翅膀起舞。晋平公十分高兴,满座皆喜。 晋平公又问,可有比「清征」更动听的曲子,师旷说,它不及「清角」。于是,晋平公又想听闻「清角」,师旷说,不可以,那是昔日「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所作的曲调,晋平公的德行浅薄,不够听闻此曲。如果听了,恐怕招致败乱。 晋平公执意要听,师旷只得鼓琴,开始演奏时,黑云从西北方升起,再奏时,刮起大风,落下大雨,撕裂帐幕,毁坏食器,掀掉廊瓦。在座的人四散逃跑,晋平公惊恐地趴在廊屋之间。随后,晋国大旱三年,晋平公也得了重病。 乐师议政 以民为本 师旷不仅是音乐大师,在政治上也颇有远见,参与了晋国的内政和外交等事务,对国君「因问尽言」。他倡导「以仁义为奉」,他提出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早于孟子的「民为贵」之说。 晋平公曾问师旷:「人君之道如何?」 师旷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 有一次,齐景公到访晋国,在酒宴上向师旷请教治国之道,连问三次,师旷皆答曰:「君必惠民而已。」齐景公回国后马上打开粮仓,散发钱财,接济贫民,凭仁德稳固了政权。 《韩非子.难一》记叙师旷以琴撞君的轶事。一天,晋平公与群臣饮酒时,慨叹道:「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事了,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陪坐的师旷听到这话,拿起琴向国君撞过去,琴撞在墙上,坏了。 晋平公问师旷:「太师谁撞?」 师旷说:「刚才有小人在说话,所以要撞他。」 晋平公说:「那是我啊。」 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应当说的话。」 师旷还曾论「五墨墨」,即可能导致社稷之危的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张;其二是君王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忠奸不分;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而致百姓疲惫;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法令不行,民心不安。 师旷刚直率真,他提醒君王切勿弄权欺民,「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

 
分享:
 
人气:29,38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