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三位聖君共同演繹人間道德高尚時期的美好景象。右爲帝堯,左上爲帝舜,左下爲大禹。 |
【人民報消息】戰國時代,孟子晉見梁惠王。惠王問孟子:「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是將爲吾國帶來什麼好處嗎?」 孟子對答:「王何必說利呢?只要有仁義就足夠了。如果,王問『 你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好處 』,大夫問『你給我的家族帶來什麼好處』,士大夫、老百姓問『你給我個人帶來什麼好處』,一國上下言必說 『利』,全都在追逐爭奪對自己的利益,這一來國家就危險了。」 孟子接着說:「你看哪!擁一萬輛兵車的國家內起危亂,謀權作亂的一定是千乘諸侯;擁一千輛兵車的小侯國起危亂,乘機作亂的一定是百乘家臣大夫。一國一邑的財富,諸侯得以在一萬份中佔有一千份,家臣在一千份中佔有一百份,已經不少了。但是人們心思都放在利益的追逐上,把仁義放在腦後,那麼爭爭奪奪、貪得無饜,永遠都不會滿足的。從另一層面來看吧,仁德之士從來不會拋棄親人,重義氣的人沒有不尊他的君主的。請大王也重視仁義吧,何必要說利益呢?」 回顧中國歷史上光輝灼灼的君子、聖君,哪個不是以仁、義立天地間。開創中華五千年神傳文明的三位聖君堯、舜、禹,重仁德崇天道;垂範後世的帝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漢武帝、漢景帝、唐太宗……以至締造清代「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這些位文治武功古今罕有的聖君,都以道德修養,掌握治國之道,傳下「以仁孝治天下」的美談。 再看千秋風雲人物,如三國時的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聯袂上演千秋大戲,詮釋了義的內涵。還有南宋的永勝將軍岳飛更是以忠義立傳,典範恆耀天地。 (參考數據:《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