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不仅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德。 |
【人民报消息】晏殊小时候就诚实、正直,并且聪明过人,7岁能作文。14岁时,被江南安抚使张知白当作「神童」推荐给宋真宗赵恒。公元1005年,晏殊来到京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100多名举人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但他执意要参加科举会考。他认为只有会考所反映出的成绩,才算是自己的真实才学。 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决定让他同其他举人一起会考。在考场上,晏殊非常地沉着冷静,卷子答得又快又好,受到了宋真宗的赞许,赏他「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第二天又复试,题目是《诗赋论》。晏殊看见题目,发现考题是自己曾经练习写过的。于是他向主考官说:「考官大人,这个题目我曾经练习写过,请另外出一个题目给我做吧!」 主考官不以为然,以为晏殊多事,就说:「做过的题目也不要紧,你写出来,如果做得好,也可录取。再说,另外换个题目,万一做不好,就要落第,你要三思而行。」 晏殊似乎已经深思熟虑了,他说:「不换题目,即使考中了,也不是我的真才实学;换了做不好,说明我学问还不够,我不会有一句怨言的。」考官听了,同意给晏殊另外出一个题目。 晏殊拿到新题目以后,反复看了看,思考了一会儿,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考官惊呆了,觉得此人文思敏捷,真乃奇才。晏殊诚信为本,要求重新出题,而且真真实实地「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在考生中传开,也传到宋真宗那里。 宋真宗马上召见晏殊,称赞他不仅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德。 晏殊遇上自己熟悉的考题原本可以轻松答题,一举成名,却请求另给题目,是晏殊傻吗?不,因为他诚实,更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真才实学。正是因为如此,宋真宗才特别喜欢他,并破格任用为翰林。 晏殊初出茅庐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宋真宗要为太子挑选老师,但不叫大臣推荐,自己直接点名要晏殊担任。大臣们很惊讶。宋真宗说:「我听说晏殊常闭门读书,不参加各种宴会,这是一个忠厚谨慎的人,放在太子身边最合适。」 晏殊拜见皇帝谢恩时解释说:「我不是不愿游玩,不愿参加宴会,因为我家贫穷办不到。我要是有钱也是会去的。」宋真宗见晏殊如此肯讲实话,对他特别赞赏,更加信任他,眷宠日深。 晏殊以难能可贵的坦率诚实品德,在皇帝和群臣面前树立了信誉。宋仁宗赵祯登位后,晏殊得以大用,官至宰相。晏殊做了宰相也没有矫揉造作,很得百姓拥戴。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晏殊总是诚恳地对待每一位学子。 有一次,晏殊路过扬州,在城里走累了,就与随从进大明寺休息。晏殊进了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找把椅子坐下,然后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 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说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吃饭。俩人吃完饭,一起到后花园去散步。 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猛地触动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 王琪连忙问题:「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嘛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 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 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他写过一首词《浣溪沙》,里边就用上了这副联语: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对王琪很赞赏,回到京都后向宋仁宗推荐,得到宋仁宗认可,调王琪入京城。王琪先任馆阁校勘,后又担任许多其它重要职务。 晏殊在北宋文坛赫赫有名,这和他的诚实、才气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