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雨後分槍旗 一碗乍辨色香味(圖)
 
2020年3月26日發表
 



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局部。

【人民報消息】《惠山茶會圖》是明代畫家文徵明在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創作的一幅紙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畫爲青綠重彩,有趙孟俯的風格特點,景色簡潔。畫面自右向左展開,山石層迭,松柏掩映,衆人或坐於泉亭之下,或列鼎煮茶,或山徑信步。人物形神兼備,儀態灑脫,與周圍的景色構成一個整體,既展現了暮春時節山林的幽深佳美,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閒雅情致。

春茶嘗春

陸羽《茶經》寫道:「凡採茶,在二三四月間」這裏說的是黃曆的時間,換言之,入了春分,就得采茶了。二、三、四月間採的茶都是春茶。

自唐朝以來,都是以春天綠茶爲美,採茶又以清明和穀雨節氣最關鍵,因爲此時節應合了天地的清明精華之氣。清明前後採製的春茶帶着天地清潔明澈的氣質,滌煩悅志,淨化人身、澄澈人心。

古來就有「明前茶,雨前茶,穀雨茶」這些春茶的稱呼,都是從採摘時的節氣來區分的,當然內蘊之韻,也不盡相同。對愛茶的人來說,春茶之韻點滴在心,清代楊汝諧《龍井紀遊》詩吟:「明前雨後分槍旗,一碗乍辨色香味」,點破這般心情。

明前茶

從春分之後到清明節氣之前採摘的茶葉就稱爲「明前茶」,又稱爲早春茶、火前茶(清明舉新火),在唐代就有「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那時,茶葉生長時天氣未熱,生長速度慢,茶內含香氣物質豐富、滋味醇和;天不熱所以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飽滿又鮮爽。

節氣的特色造成了「明前茶」稀有、昂貴,在古代是上貢的珍品,一般人很少能得嘗。唐代茶仙盧仝以〈七碗茶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留名不朽,茶歌以「黃金芽」比喻得到天子專寵的陽羨明前茶,使得如今「明前茶貴如金」仍然膾炙人口:

聞道新年入山裏,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 先春抽出黃金芽。

唐代詩僧齊也有詠茶詩〈火前茶〉歌頌火前茶的珍貴:百草讓爲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雨前茶

雨前茶則是清明之後穀雨之前採的茶葉,製出的清新春茶,又稱爲清明茶。這時節天清地明,氣溫適合芽葉生長,茶樹吸收天地精華釀造的礦物質、維生素,讓雨前茶滋味鮮濃,也比明前茶耐泡。

稀少的早春明前茶雖然享有尊寵,得到清明之氣澆灌孕育的雨前茶,更是春茶的象徵,得到茶人的鐘愛。陸游詩《出行湖山間雜賦四首》吟詠:「蘭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紛紛趁雨前」,就是雨前茶蒸騰人間的寫照。

穀雨茶

穀雨到就是春天接近尾聲。穀雨節氣裏所採摘的茶葉稱爲穀雨茶,又稱爲二春茶,這也是春天最後的茶葉。穀雨節氣,氣溫漸暖、空氣溼度提高,觸轉茶樹潛藏的胺基酸能量,茶梢芽葉肥碩,香氣怡人,久泡餘味悠長。這就是陸游詩中誇讚「穀雨茶香院院誇」的情景。顯然,一千多年前的平民百姓,普遍都得到穀雨茶的滋潤。

茶農們說,真正的「穀雨茶」就是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炒製成的。一般茶家都搶着在穀雨前採「雨前茶」,傳說喝「穀雨茶」清火、辟邪、明目。

明代江南人士許次紓在《茶疏》中讚揚穀雨茶說:「清明穀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於收藏。」也就是說,穀雨茶香烈味厚、易於收藏。

順着節氣生活,最能擷取天地的生機,返璞歸真,品茗飲茶也是一樣的道理。△

 
分享:
 
人氣:24,90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