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符合禮儀 遠離恥辱(圖)

劉一淳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帝北上建都洛陽。

【人民報消息】上天用道義規範人的行為,人敬天重德就能趨利避害。人的儀容、形貌符合了道德禮儀,是內心敬奉天地與尊敬先人祖宗、君主、師長的表現,同時在個人行為上也會控制欲望、不放縱魔性,不容易失德。

男人恭敬 女人姣好

《尚書.洪範》中說:有五件事很重要,第一件就是「貌」。儀容,就是要求男人恭敬、女人姣好,老幼尊卑有序,行動合乎規矩,拱手如抱鼓。

在服飾上,中國古代天子穿山和龍圖案的服裝,諸侯穿火形圖案的服裝,大夫穿斧形花紋的服裝,士人穿「己」字形花紋的服裝。道德越高尚,內心越中規中矩。

孔子說:「為人恭敬符合禮儀,就會遠離恥辱。」

形貌、衣冠不正,是人從內心失去了禮節所表達的道德規範,因此帶來不祥。

中國古代社會視人們穿奇裝異服,男著女裝、女著男裝,或佩戴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服飾、飾品,畫奇特的妝容,這些都被稱為「服妖」。

《漢書》中記載:「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愁眉啼妝 服妖惹禍

桓帝元嘉年間,京城婦女流行畫細而彎曲的愁眉;在雙目之下擦拭薄粉似有淚痕的啼妝;將發髻梳成墮馬髻,就是將發髻梳在頭的側邊;行走時扭動著腰部,彷彿雙腳不在下肢的折腰步態;笑起來彷彿牙疼,不露出開心的笑貌。

這種裝扮,最初是大將軍梁冀的妻子所作,在京城風行,中原地區爭相效仿。這近似於服妖。梁冀家兩代連任大將軍,與皇室聯姻,權傾一時。然而到延熹二年,梁氏卻全族被處死。

據《文獻通考》記載,唐末,京中婦女梳發時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人稱「拋家髻」;當時還崇尚以琉璃作釵。「拋家」、「琉璃」,諧音「顛沛流離」,是帝王播遷、社稷不穩的徵兆。於是「拋家髻」、「琉璃釵」被視為服妖。

男著女裝 威儀掃地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帝北上建都洛陽。京城的官員和珅士都來迎接更始帝,見更始帝的眾將都頭戴百姓的頭巾,身穿繡花的短袖女人服裝。

人群中見到這種景象,有的人竊竊私語,有的抿嘴偷笑,有的嚇得跑開了。那些朝廷的元老們嘆息道:這是服妖的不祥之兆,不久將會有災禍降到更始帝的頭上!

後來,更始帝戰敗棄城逃亡,被赤眉斬殺。△

(有刪改)

(轉自明慧網 原文標題」形貌儀容只是為了美醜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8/11/73028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