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年 回頭一看只剩中共自己在飛
2023年10月2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台灣觀察家指出,「一帶一路」效果極為有限,包括欲轉型為「規則制定者」成果有限,欲打造以中國為首的「新雁行體系「完全失敗,對國內省分和參與國家的經濟成長毫無幫助,海外投資人不買單,「人民幣國際化」亦停留在自吹自擂。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際,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週四(10月19日)於台北舉辦「中國帶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從經濟效益、地緣政治、中國國內影響等層面檢視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成效。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在會中表示,中國一帶一路的三大經濟戰略目的成效均極為有限。首先,雖然召開許多會議、發表大量聲明,但這與中國成為「規則制定者」仍有一大段距離。第二,不同於日本發展出雁行體系,中國帶著技術和人力到當地,沒有錢要和中國銀行借,利潤和就業機會屬於中國,留給對方的反而是債務較多,“一陣子之後大家慢慢退出,中國這個雁行,飛了半天回頭一看,只剩自己在飛」。
李鎮宇也分析,中國2013年聲稱最能受惠於此政策的省分是福建、新疆和沿海五省份,但除了福建省經濟排名從中國11名前進到第8名,其他省分變化不大。對外而言,參與帶路的64國這十年經濟成長率2.31% ,核心25國經濟成長率2.39%,而不包含中國的全世界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是2.42% 。由數字而言,完全看不出來一帶一路對經濟拉抬有任何幫助。
李鎮宇也提到,2017年推出的一帶一路ETF指數基金(KraneShares MSCI),到現在總共跌了18.6%,顯見投資人也不買單。「人民幣國際化」也因人民幣非自由流動貨幣而效果有限,「很多人左手拿人民幣,右手就換成美金」。
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則說,北京慶祝「一帶一路」十週年,但中國經濟成長遲緩,中國對海外投資的資金自2018 年以來持續枯竭,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關注不如以往,意大利計劃退出,今年歐盟國家只有匈牙利出席高峰論壇。相較而言,美日澳推出藍點網路(Blue Dot Network),美國串聯G7的集體計畫「全球基礎設施暨投資夥伴關係」(PGII)才要開始落實。美國近期也推動「羅比托走廊」(Lobito Corridor)鐵路計畫以及「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等進展。
長期研究中國政治的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質疑,一帶一路固然有部分成果,至今第三世界國家也多歡迎,但中國的具體收穫卻如同一團迷霧。因為一帶一路在公開資料上缺乏完整的統計與分析,政策目標與遊離多變,使一帶一路的績效莫衷一是。
董立文批評,當中國的經濟與社會有嚴重問題,中國卻在一帶一路政策績效上大打數字迷糊仗,為什麼不照顧人民發展與福利,而要全球大撒幣?
台北醫科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分析,一帶一路帶有「內外開放」的重要內涵。與其說是對外政策,不如說是發展西部區域這個中國的“內太空”,對其而言績效評估不能純粹算“外交帳”或“經濟帳”。張國城也提到,一帶一路開通俄羅斯和中國的天然氣管道,是重要的政治成就,也對中國迴避海路風險,保障能源輸入安全,有一定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