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投向中國的外資出現歷史性疲軟的跡象比比皆是。而且不只傳統意義上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是如此,雖說其正處於紀錄低位。 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疲弱。外企持續將部分供應鏈轉移到別處。就連來華的留學生和遊客都在大幅減少。 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主要有兩個: 一是中國經濟依然疲軟,二是一些外國人在中國不再感到安全,無論是財務上,還是就個人而言。 但是,先要看看外資流出的情況到底有多糟?簡而言之:非常糟糕。 上個月,觀察人士曾預測中共政府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資數據將表現疲軟,但即使是悲觀主義者也對該數據感到震驚。 根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第三季度外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118億美元。這是中國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此類季度負值。該指標衡量外商直接投資,包括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留存收益。 大多數分析師將此歸咎於“去風險化”,但另一些因素也使局面雪上加霜。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Nicholas R. Lardy表示,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不僅拒絕將其收益進行再投資,而且有史以來首次大量凈賣出對中國公司的現有投資,並將資金匯回母國。 正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所稱,隨著中國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低水平,而中國以外國家的利率在更長時間裏保持較高水平,資本外流壓力很可能會持續下去。 外資流出、遊客留學生都減少,習近平真有點慌了 西方建議企業降低依賴於中國供應鏈風險的呼聲在全年甚囂塵上。 中美緊張局勢是一部分原因,這種局面導致投資者更加謹慎。 但中共還關閉了一些外國咨詢和盡職調查公司,這些公司對於潛在投資者和外國公司至關重要,可以幫助後者了解風險以及其它企業和政策因素,以便做出投資決策。 中共有關部門此前突擊檢查了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和貝恩公司(Bain & Co.)等多家美國公司的中國辦事處,並拘留了一些當地員工。 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也不再能吸引像以往那樣的購買量了。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股價已經大跌至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2021年,有34家中國公司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總計籌集了126億美元。到2022年則分別驟降至14次IPO和4.68億美元。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包括監管的不確定性和中國企業在國內的表現疲軟。 西方建議企業降低依賴於中國供應鏈風險的呼聲在全年甚囂塵上。情況變得如此糟糕,以至於中共國家總理李強在周二發聲反駁西方的這種看法。 李強在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說,將積極推進同各國的產能和產業供應鏈合作。他還說,外國企業需要更加警惕保護主義和不受控制的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就連去中國留學的學生人數也在減少。2019年,有超過1.1萬名美國人在中國學習。根據位於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數據,這一數字今年已降至區區350人。 中共正試圖阻止這些資金外流,有時竭盡全力。 今年8月,中共宣布了一項24條政策措施,以吸引外資並改善中國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科技和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中共官方表示,將為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拓寬外資流入渠道”,但幾乎沒有給出具體細節。 隨著外商投資的持續萎縮,中共官員做出了更多表態。 在不久前於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習近平親自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中國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 他還稱,將推出更多舉措,優化外國人來華和停居留政策,著力打通外國人在華使用金融、醫療、互聯網支付等服務的堵點。但同樣沒有提供太多細節。 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國際金融教授Peter Petri說,相關這些問題太大,而中共的補救措施力度太小,不足以產生實質性影響。 “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是許多美國公司撤出中國的原因,而扭轉這種局面需要多年的總體積極的環境,”他說。“所有這些都無法解決中國眼前的短期經濟挑戰。” (本文譯自MarketWatch。MarketWatch由《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運營,但MarketWatch獨立於道瓊斯通訊社和《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