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星級上將李奇維將軍,朝鮮戰爭時讓中共喪膽。 |
【人民報消息】馬修·邦克·李奇微 (Matthew Bunker Ridgway,1895年3月3日-1993年7月26日),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李奇微將軍生於維吉尼亞州門羅堡,191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被授予陸軍少尉軍銜。李奇微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命是在1950年,他接過了第8集團軍的指揮權,並在1951年成爲了聯合國軍總司令,1955年6月退役。 朝鮮戰爭爆發時,美軍總司令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李奇微是其手下的一名將軍。麥克阿瑟是西點軍校最傑出的畢業生之一,母校爲他建立了一座銅像,以示紀念。麥克阿瑟擅長正規戰,曾打得日本兵丟盔卸甲。然而用正規戰的方法來對付中國的志願軍,卻收效甚微,以至美軍一敗二敗連三敗,從鴨綠江一直退到三七線,連首都漢城都二次丟給志願軍。爲此麥克阿瑟與李奇微發生激烈意見衝突。 李奇微指出,中國軍隊不按常規出牌,我們也不應該按常規出牌。志願軍擅長運動戰,擅長長途偷襲,這種作戰方式不符常規。大部隊深入敵後作戰,沒有後方供應,非常危險,但同時又有極大的偷襲效應。我們完全不可能預計志願軍將在何時何地出現,因此必須假定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出現志願軍的長途偷襲部隊。李奇微發明了一套專門對付志願軍的作戰方法,並獲得了極大的效果。什麼效果呢? 1951年初,李奇微將軍的第八集團軍一部突然遭到從天而降的志願軍的包圍,李奇微下令不準突圍,而是把所有軍隊集中在一個狹窄的地區,令所有的輕重機槍圍成一圈,分成兩組,整夜不停地輪番對外盲目射擊。這種射擊雖然打不着志願軍士兵,卻使得志願軍無法組織進攻。經一整夜的射擊,消耗的彈藥數以噸記,到天亮時,射擊的烈度終於漸漸地緩慢了。志願軍正準備發動進攻,天上出現了幾架美軍轟炸機,對着志願軍陣地狂轟濫炸,又弄得志願軍無法組織進攻。 一架飛機還沒有走,下一架飛機又來了,如此一架接一架,一直到天黑。在持續轟炸志願軍陣地的同時,數架運輸機向美軍陣地空投了大批糧食、彈藥、醫藥。天黑之後,美軍又開始用輕重機槍向外盲目射擊。就這樣雙方僵持了三五天之久,使得志願軍完全喪失了偷襲的力量,被迫撤退,一無所獲。 李奇微的這種作戰方法不符合常規,軍隊過度密集,很容易遭到敵方的飛機或大炮轟炸,但李奇微指出,長途偷襲的志願軍沒有重武器,不必墨守成規。此後又加了一條新的經驗,長途偷襲的志願軍沒有後勤供應,隨身攜帶的糧食彈藥不會超過一個星期,只要被圍的美軍在空中支援下能堅守一星期,志願軍必定撤退。一旦發現敵軍撤退,美軍必須立即出擊,拖住敵軍的後腿。此法極爲有效。 1951年5月底,志願軍發動第5次戰役,60軍長途偷襲美軍後方未遂,被美軍拖住後腿。據志願軍自己報道,60軍180師被美軍圍殲,損失八千餘人,而據美軍報道,60軍全軍覆沒,殲滅志願軍三萬五千餘人。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此後,志願軍慣用的運動戰偃旗息鼓,而逐漸轉爲陣地戰。李奇微率領美軍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從三七線逐漸打回三八線,直到雙方停戰。 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後來曾說,李奇微將軍是他戎馬一生中遇到的最難對付的將軍。△ 參考資料: 李奇微:https://baike.baidu.com/item/馬修·邦克·李奇微/3947732?fr=aladdin 西點軍校: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點軍校/289587?fr=aladdin 麥克阿瑟:https://baike.baidu.com/item/道格拉斯·麥克阿瑟/6195737?fromtitle=麥克阿瑟&fromid=292351&fr=aladdin 彭德懷:https://baike.baidu.com/item/彭德懷/116102?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