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倫質樸正直、為官清廉、勤儉愛民、執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圖為清 王翬《松風書屋圖.軸》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人民報消息】東漢有位著名的清官,複姓「第五」,名倫,字伯魚,陝西人。第五倫質樸正直、為官清廉、勤儉愛民、執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 新莽末年,盜賊四起,第五倫勇毅有謀,他的才幹得到地方官鮮于褒欣賞,將他徵為掌管訴訟和賦稅的官吏。 第五倫深感責任重大,多次對下屬們說:「我們掌此職權,一言一行都關係民生疾苦,絕不可幹害民貪佔之事。」 第五倫擔任會稽太守時,雖身居高位卻節儉如故。他將俸糧留夠一月所需,其餘全部送給窮困百姓,並以清貧為家訓,不置家產。 他的朋友勸他:「人各有命,以你一人之力,又能救濟多少呢?」 第五倫回答:「只是不辜負這一片心而已!」 他的朋友說:「你自己清廉自守、不貪不佔已屬不易,又何苦不置家產,那留什麼給後人呢?」 第五倫笑答:「你過獎了,我是在給後人攢德呢!」 第五倫擔任蜀郡太守時,官民都非常富裕。當時衙門中像掾史這樣的小官,家財都多至千萬,出入皆豪車配高馬。他到任後,整飭官吏,把所有不稱職的官員全部辭退,不論其財富與背景,改選有品德有節操的人擔任,從此蜀郡官場一改賄賂之風,政治清明,百姓安寧。 他還向朝廷舉薦很多人品高尚的人,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官至九卿或郡守,並且都清正廉潔,無人因貪污受賄犯罪。 漢章帝繼位,把第五倫調入朝廷升任司空。當時朝廷外戚專權跋扈,大臣們無人敢諫。他上任後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防止外戚驕奢擅權,並提出沒有德行才能的人堅決不能任命官職。 同僚中有人勸他:「你重仁重義,這是君子的美德。不過既在朝中為官,就該深諳官場之道。你不懂得變通,將來會後悔的。」 第五倫回答:「仁德乃我畢生所求,此為大也,怎能為了求一官職而盡失。你覺得為我好,卻不知我的志向啊!」 第五倫得到漢章帝的賞識和信任,後來一直位居三公,推行教化,成為百姓景仰的人。他對別人說:「仁德不是攫取所能得到的,有了仁德才是成人做事之本。我自愧一生所做的善事太少,而得到的福報卻是無法想像啊!」(參考資料:《後漢書.第五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