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發聲、王岐山有新職 中共內鬥看來不簡單
伍宇亮
【人民報消息】近期,有多家網媒不時傳出96歲的中共前總理朱鎔基的「死訊」,還傳出王岐山失卜勢,已被軟禁在家,不斷爆出黑料。不料,10月31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官網和大陸微信公眾號「清華文科」同時顯示消息,10月25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4年會議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行,朱鎔基委託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轉達他對顧問委員和特邀專家的問候。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已接替朱鎔基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並且宴請與會者。朱鎔基之子、中金公司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雲來參加了宴會。
朱發聲和王有新職
朱的發聲和王的新職曝光,被外界分析為當局拿他們為中共的背書,闢謠意味濃厚。也有時政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是習中共與元老派的內鬥動向有關。
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成立於2000年10月。學院首任院長朱鎔基為創始名譽主席。「學院顧問」集合了一些中外商界名人,主席是蘋果公司CEO庫克。朱鎔基是清華經管學院首任院長、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在交班王岐山後,朱鎔基是顧問委員會創始名譽主席。2022年「學院」年會時,時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以視頻方式會見與代表。
朱鎔基在1998年至2003年擔任中共國務院總理,近年很少公開露臉,最後一次露臉是2020年10月。網上流出他在一家醫院度過92歲生日的照片。
朱和王曾傳出不利消息
前段時間,王岐山舊部央行前副行長範一飛和王岐山前大秘、招行前行長田惠宇、「亦師亦友」的任志強等人被重判,今年的十一前夕所謂招待會上,二次露面全程黑臉,也沒對習的出現象其他老人一樣鼓掌。外界一度分析王岐山被打擊,特別三中全會後元老們、紅二代與習中共惡鬥、黨魁權力被削弱等傳言四起,凸顯中共高層權力鬥爭已走向公開化。「香港和通社」10月12日爆料稱,王岐山「7號晚上在北京故宮東門外住宅被軟禁」,又稱王岐山搜刮財富高達幾萬億云云。差不多同一個時期,網上不斷傳出朱的「死訊」.
臺媒《上報》10月20日刊發杜政的評論文章表示,有關王岐山的爆料能夠在中共外宣網站發出,十分不尋常。這個網站核心人物背後可能站著習家軍的某個派系,比如主管文宣的蔡奇或當今掌管反腐的李希。
旅美學者吳祚來對媒體表示,有關朱鎔基和王岐山不時都會有一些負面的東西傳出來,有一些是猜測,但不排除政敵希望他們出事。
朱、王露聲露面究竟為哪般
不料,這次王高調露面,報導還稱,「10月25日晚,中共前國家副主席、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王岐山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並宴請了顧問委員會委員代表。」時政觀察人士分析認為,包括朱的兒子也參加活動,等於公開反擊。畢竟這個是清華大學名下的顧問委員會,且有外商參與,習當局也不好過於干預,王、朱露面又露聲,代表習權勢已不如前。只是不知,該消息公布,為何遲了近一週,也許期間二派人馬進行了暗中較量,最後朱、王勝出。
不過,中共國時不時有中南海政治謠言傳出。原因中共黑箱體制,從來不公開內鬥與政權變化的真相。同時,百姓靠蒙來判斷未來,也希望中共多出事,在出事中崩潰。反映的是民心民意。
而中共,當謠言影響偉光正時,總需要利用高官故意露臉露聲為它背書,這樣的例子太多,每個關心時政的人都可以從記憶中整出很多很多。現在朱「發聲」王露面,分析人士相信是被出來的,就為證明他們現在還好好的,政治老人有自由的,並非傳說中不能串聯不能私下交往,電話和行動被監聽監視的。謠言都是「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階級敵人天天想干涉我國內政」。
中共要在牆內清謠言
也許,「謠言」在牆內也很喜歡滿天飛。昨天,中國網際網路監管機構啟動新一輪整頓網路言論的專項行動,其重點「整治」目標為製造網路謠言和虛假信息、提供網路水軍服務等。
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共中央網信辦)的微信公眾號10月31日發布消息稱,要在全中國範圍內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同城版塊信息內容問題整治」專項行動。要求網站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淨化相關的網路生態環境。
中共中央網信辦有關命令者聲色俱歷的喝斥:本次專項行動,覆蓋社交、短視頻、直播、資訊、電商、搜索引擎、團購點評、婚戀交友、地圖導航、旅遊出行、本地生活、天氣日曆、運動健康等平臺同城(本地)榜單、版塊、欄目、頻道,以及各類基於地理位置提供同城信息內容或服務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特別是不允許製造和散佈公共政策、社會民生領域的虛假信息,虛構事件起因、細節和進展情況,發布陰謀論,博取網友關注的行為。不允許「提供網路水軍服務」,什麼刷單員、好評員、沖榜員等。
不過,人們奇怪的是,刷單、好評……引導輿論,這不都是中共在搞嗎?人們明白了,只有中共允許自己可以犯罪,只有中共會自打耳光,只有中共永遠是一貫正確……
那麼,中共的黨內反對派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在媒體裡不斷利用政治老人為自己站臺,放一些與民生、實效無關的無聊信息,算不算是需要淨化網路生態環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1/86202.html